愚尝闻,有人言及,何谓幸福?人皆答者,无非官业高升,日进斗金,健康长寿,家庭和睦之语。简单说者,无非自己之名利幻想得其满足。然予之管见,则有三事谓之幸福。
一者,孝养父母。
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,十月怀胎,如附重物。襁褓之时,则半不离身;垂髫年幼,又时时看守。婴儿之时,推干就湿。血乳蜜丸,冷热先尝。屎尿臭处,尽心浣洗。待成年后,操碎心神。任劳任怨,祷神祈福。傍门倚户,盼儿归来。一生劳苦,只为儿女可得身安;不求回报,只愿儿女早日成才。故吾等大幸大福,莫非父母健在。若不孝顺,则天不能覆,地不能载。万死不多,地狱招来。若能孝养,则堪如大富,可积厚福。嘉吉一生,天堂门开。故若能孝养父母,此乃谓第一幸福也。
二者,听闻佛法。
无始劫来,吾等沉沦生死,升堕六道。辗转相复,无有出期。正所谓,苦多乐少,暂喜又忧。所得者,唯恐失去;所爱者,却难长久。一生奔波劳苦,甚难满足。名利刚得,福禄又消。妻妾虽有,子却难孝。善人难逢,冤家易碰。天灾人祸,无法测度。死病面前,苦不堪言。财势无用,儿女难替。俄还年少,转眼则老。黄泉已近,假哭假闹。一场梦幻,谁人泣诉。痛苦哀哉,皆因颠倒执着,不明真相。不知善恶有报,丝毫不爽。动念则招,丝毫不差。此世不报,来生莫逃。故此之世,得闻佛法,则明真相。生死事常,人情不实。空空而来,洒脱而去。尘俗泡影,再不贪着。一身素衣瓢食,修得万世清闲。故若能听闻佛法,此则谓之最为幸福之事。
三者,出家修行。
佛法虽闻,然则身处尘世。动辄柴米油盐,行则车马食禄。欲想修身,谁耐事业未果。本想静心,谁耐子女难放。终到黄昏,却又人老珠黄。神情昏昧,无人爱恋。一生之中,未得半刻清闲。琐事杂务,系累一身。叫人难安,腹苦难言。情仇只为红颜。多少甜言,多少心酸。爱恨贪嗔,羁绊终生。哪比僧家半日之闲。出家修行,放下儿女情长,乞得万家食饭。一身寒衲,可至万水千山。一生悠闲,可阅经藏万卷。飒爽英发,道成身安。生死已办,缘尽则入涅槃。既未成就,亦可临终化生妙莲。故若能出家,此则实乃最最幸福之事。
雪相 时维2013癸巳年二月 随心日记
《四十二章经》云:“人系于妻子舍宅,甚于牢狱,牢狱有散释之期,妻子无远离之念。情爱于色,岂惮驱驰。虽有虎口之患,心存甘伏,投泥自溺,故曰凡夫。透得此门,出尘罗汉。”
《阿难出家空经》云:“若发愿出家,向寂静处跨一步之功德,已胜过诸三千界众生,于数劫中布施妻子儿女之福德。”
《贤愚经》云:“出家功德,高于须弥,深于大海,广于虚空。”
《大宝积经》云:“若有菩萨,以满三千大千世界,上至梵天香花灯明,一一灯炷如须弥山,以如是等供养如来。若有菩萨,净心持戒于师尊所,受持读诵一四句偈,净心修行乃至七步,功德胜彼无量无边。迦叶,若有菩萨,以满三千大千世界花香、末香,于百千岁,昼夜六时供养如来;若有菩萨,舍于愦闹,深畏三界,为利众生发心,趣向阿兰若处,举足七步,胜前功德无量无边。”
《本缘经》中云:“以一日一夜出家故,二十劫不堕三恶道。”
《僧祇律》中云:“以一日一夜出家修梵行者,离三百六十三万六千岁三途苦。”
《地藏十轮经》云:“凡披出家僧衣者,诸邪魔外道魔王夜叉等皆不能损害彼者。”
《宣说大种变经》云:“大千界众生,皆发趣菩提,假令尽一劫,男女以奉施。若人发道意,以信而出家,随佛而修学,其福胜于彼。过去未来世,一切诸如来,无有不舍家,得成无上道。三世一切佛,称赞出家法,若乐供养佛,当依佛出家。”
随喜转发,积累福慧,弘扬佛法,共证菩提。
请关注本讲堂公众号
始发于微信公众号: 明静讲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