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间之毒,莫过毒蝎;内心之毒,莫过嗔恚。嗔恚一法,可杀安稳,可杀安乐。一个人若是经常嗔恚,不但内心暴逆,而且不能滋长善根,易毁多劫功德,损害大悲菩提心,故《决定毗尼经》云:“菩萨宁起百千贪心,不起一嗔,以违害大悲莫过此故。”
又嗔恚之火,可烧一切功德林,一切善法为之损坏。如《大智度论》云:“嗔为毒之根,嗔灭一切善,杀嗔诸佛赞,杀嗔则无忧。”《华严经》云:“佛子!若菩萨于诸菩萨起一瞋心,则成就如是等百万障门。何以故?佛子!我不见有一法,为大过恶如诸菩萨于余菩萨起瞋心者。”
好嗔恚者,多生疾病,人不喜见,面目可憎,无有安忍,损坏一切善法,无法可救。如《三摩地王经》云:“互相若生嗔恨者,净戒广闻不能救,参禅住静不能救,布施供佛亦无救。”《增一阿含经》曰:“诸佛涅槃,汝竟不遭遇,皆由嗔恚火。”
故知嗔恚之恶,害人害己,长诸不善,损坏善根,摧毁道业。是故最应断除,不可增益。
始发于微信公众号: 明静讲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