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来灭后。后五百岁浊恶世中。
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。诵大乘经者。欲修大乘行者。发大乘意者。
欲见普贤菩萨色身者。欲见释迦牟尼佛多宝佛塔分身诸佛及十方佛者。
欲得六根清净入佛境界通达无阂者。
欲得闻十方诸佛所说。一念之中悉能受持通达不忘。解释演说无障阂者。
欲得与文殊师利普贤等诸大菩萨共为等侣者。
欲得普现色身一念之中不起灭定遍至十方一切佛土供养一切诸佛者。
欲得一念之中遍到十方一切佛刹。现种种色身作种种神变。放大光明说法度脱一切众生。入不思议一乘者。
欲得破四魔。净一切烦恼。灭一切障道罪。现身入菩萨正位。具一切诸佛自在功德者。
先当于空闲处。三七日一心精进入法华三昧。
若有现身犯五逆四重失比丘法。欲得清净还具沙门律仪。得如上所说种种胜妙功德者。亦当于三七日中。一心精进修法华三昧。
所以者何。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秘密之藏。于诸经中最在其上。行大直道无留难故。如转轮王髻中明珠不妄与人。若有得者随意所须种种珍宝悉皆具足。法华三昧亦复如是。能与一切众生佛法珍宝。(法华经云:如来一切所有之法,如来一切自在神力,如来一切秘要之藏,如来一切甚深之事,皆于此经宣示显说。)
是故菩萨行者应当不计身命。尽未来际修行此经。况三七日耶。
行者若能如是于三七日一心精进。修三昧时于三七日。中间或满三七日已有三种。行者证相不同。今当略分别之。一者下根行者证相。二者中根行者证相。三者上根行者证相。
下根证相者。所谓三七日中间或三七日满。获得戒根清净。云何当知。就中亦有三品。一者下品行者。若得种种诸灵异好梦。或觉诸根明净。四大轻利颜色鲜洁。身有气力威德巍巍。道心勇发。是名下品知戒根渐净相也。
中品戒根净相者。于三七日中若三七日满。于行道时。若坐禅中。忽见种种灵瑞。所谓光华净色异妙香气。及善声称赞。诸如梵网经菩萨戒中说。见如是一一灵瑞相已。身心庆悦得法喜乐。无诸恶相。是名中品知戒根净相也。
上品戒根净相者。于三七日中若三七日满。于行道及坐禅中。虽不证种种法门。而身心安乐寂静。于静心中自见其身戒清净相。所谓见身着净法服。威仪齐整身相端严。在清净众中自见善业之相。了了分明。三篇戒相次第而现。信心开发心得法喜。安隐快乐无有怖畏。于定心中见如是等一一诸善业相。是名上品戒根净相。
以是三品相貌。验知戒根渐得清净也。其相众多不可广说。若罪重难灭而能用心。苦到忏悔不止。或时见诸罪相。所谓见无头手。及深坑浊水猛火臭秽。种种诸恶境界。见已心生恐畏。当重忏悔。忏悔不止于后亦得戒清净也。
云何当知。中根行者得证净相。所谓得定根清净。就中亦有三品。下品行者若于坐禅时。忽觉身心澄静发诸禅定。所谓欲界住及未到地定身心空寂。身中诸触次第而发。觉观分明。喜乐一心默然寂静。或缘众生证慈悲喜舍。或复缘佛相好。善心开发入诸三昧。如是等种种诸定。是名下品定根清净相也。
中品知定根清净相者。有诸行者于坐禅时身心安定。觉出入息长短细微。遍身毛孔出入无阂。因是见身三十六物了了分明。发诸喜乐入种种禅定。或见内外身诸不净白骨狼籍。或见白骨皎洁分明厌离世间。因是发诸禅定。身心快乐寂然正受。或缘诸法而生慈悲喜舍。或缘诸佛微妙智慧种种功德而生三昧。如是等种种诸定开发。是名中品定根清净相也。
上品定根清净相者。行者于坐禅中身心安静。心缘世间阴入界法。即觉无常苦空身受心法。悉皆不实。十二因缘虚假无主。一切诸法不生不灭。犹如虚空身心寂然。与空无相无愿相应。而生种种诸深禅定。微妙快乐寂静无为。厌离世间悯念一切。无复盖覆及诸恶法。是名上品定根净相。此则略说中根行者得定根清净相也。
云何当知上根行者得证之相。所谓慧根清净故。就中亦有三品。下品慧根净相者。若于三七日中若三七日满。若于行坐之中入诸禅定。忽觉身心如云如影梦幻不实。因是觉心内发。智慧分明了达诸法。方便巧说无有障阂。通达十二部经随义解释难问无滞。说法无尽。是名下品慧根净相也。
中品慧根净相者。所谓行者于行坐诵念之中。身心寂然犹如虚空。入诸寂定。于正慧中面见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。与无量菩萨众而自围绕。以一切众生所喜见身现其人前。是人以见普贤菩萨故。即得三昧及陀罗尼。其名曰旋陀罗尼。百千万亿旋陀罗尼。法音方便陀罗尼。陀罗尼者。即是大智慧也。得是大智慧故。诸佛所说一闻不忘通达无阂。于一句中通达一切义说无穷尽。如虚空中风。得如是种种诸智慧门。是名中品慧根净相也。
上品慧根净相者。行者亦于行坐诵念之中。身心豁然清净入深禅定。觉慧分明心不动摇。于禅定中得见普贤菩萨。释迦多宝分身世尊。及十方佛。得无阂大陀罗尼获六根清净。普现色身开佛知见。入菩萨位。广说如普贤观经中。是名上品慧根净相
始发于微信公众号: 明静讲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