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有一种宗教告诉我们:宇宙万物本是阴阳造化之功,本有的三清尊神谕示我们仙经。只要人们去修炼,那就可以练成长生不老,直接不死就可以。若是肉身坏了,就运神出窍到天上做神仙,到了天堂一切都很快活。但有些人也会不禁而问:假使我这一生什么也没炼成呢?即使我练得长生不老,腾云驾雾,会七十二种变化,那么这个躯壳子不还是敌不过一把火吗?或许人死了可以直接升到天宫中,那么还会不会重新再被打回人身呢?天宫和天上的神仙会不会躲得过宇宙爆炸时的劫难呢?有生必有死,有成必有坏,这个世界不论从精神还是物质,都躲不过一点,那就是迁流变化,沧海桑田。当世界消殒之日,众生何存?当世界未生之际,众生又何在呢?若再到宇宙冥冥之时,是否还要盘古老人,再来一次开天辟地?是否再烦诸位尊神,重化人间呢?这一切始终让人难以获得一种坚固的依靠,而且也难以解决我们这颗躁动的心所带来的烦恼。
当然还有不得不提的是,其中一部分他力信仰是妖魔鬼怪假借仙佛的名字,也能掐会算,也会治病看风水,而且还有些小神通。但是他只是比我们稍有能力而已,还是会有喜怒哀乐、贪着供养的凡夫习气。他们只不过是一些有能力的精灵鬼魅或者巫医术士,只是对时间、空间、维次、天象、乃至事物发生前的征兆,比我们要了解而已。
当然神通一事,也不唯这些鬼怪有,即使是西方的耶稣、我国的吕洞宾、丘处机等修道人,还有一些有特异功能的人,还有一切智觉悟者的佛陀,都是有神通的,只不过是能力大小不一样而已。比如在聪明才智方面,人比一般的动物要能;而在地震、海啸等一些自然现象的察觉方面,在飞行、潜水、夜视等本身的功能方面,某些动物就比人要能;还有会开车的就比不会开车的能;练过特殊杂技的人,就比普通人能;而修身修心的方外仙人,自然就会在智慧、预知、意志操控、身心转化等方面,比一般人能。
然而佛教认为这种能力的产生,不一定是与解脱有必然联系的。所以虽然佛陀具备广大的神力,依佛教修行的僧侣也有很多神通广大的成就者,但在一般情况下,他们是绝对不会轻易地显现、卖弄神通的。神通一事在佛门中,是佛陀所不推崇的。佛教认为,这只是一个人意念精诚,深入禅定以后的副产品,只是一种能力而已,并不代表彻底的解脱。而唯有彻底明了真理,彻证真理,才可以获得究竟的安乐。
小结
物质信仰是最低级的信仰。如同鸟兽一样,眼里只有食物,目的就是为了吃饱了活着。因为放纵了对物欲的追求,那就会导致争斗——大到国与国之间的战争,小到家庭中夫妻、兄弟之争,都不会让人获得幸福。所以物质的信仰是不可取的。
即使是人人都有道德意识,都愿意遵守法律,完全达到大同社会、共产主义社会;因为人们的私欲只是被健全的法律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给伏住了,但是私欲之根还是存在的,所以人们还是有可能会悖逆道德,僭越法制。就像是周礼盛行的时代,上至天子,下至庶民,完全在道德礼制中生活,但最终还是在私欲膨胀的人身上,礼崩乐坏了。故而在历史上传说,商太宰问孔子,三皇五帝或者是孔老夫子是不是圣人时,孔子却说西方有圣人,不治而不乱,不言而自信,不化而自行。所以这种信仰的建立和引导,既可以很普遍,也很有生命力,又可以很持久,但他还并非圣人的教化,虽然它长期以来作为中国几千年的主流文化,但还是有其所失的。
更何况是以强制性的法律为主导的社会机制,那么有胆大的人照样会钻空子。正如开国领袖毛主席所讲的“狠斗‘私’字一闪念”,若是人人都能及时的发现这一闪“私”念,斗得及时,斗得好,那就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,那就会创造一个正大光明的年代。而若是斗不好,斗不及时,那社会就会出现不美好的隐患了。所以只要人们的私欲尚存,那和谐社会就不会绝对稳定,只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。
而科学信仰是中性的,在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同时,也会摧毁世界。所以近代很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的话:“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瘸子,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瞎子。”“如果有任何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的宗教,那必定是佛教。”
哲学信仰或许比较高尚,但它也无法解决实际的吃饭买房的问题,人们也有可能无暇思维。
精致主义信仰看似浪漫,但不切实际,还需要物质生活与思想上的平衡。而像马克思、恩格斯一类的西方大哲学家,却是对佛教颇有信解。就像他们所说的“辩证法在佛教徒那里已达到比较精致的程度”,“弗里德利希·科本送我两卷他的著作——《佛陀的宗教》,是一部很重要的著作”。还有弗里德利希·尼采也说过:“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实证的宗教。它视善良和慈悲为促进健康,不可以仇止仇。”而伯特兰·罗素说的则更直接:“多种宗教中,我所赞成的是佛教。”
鬼神信仰中子虚乌有的那些都是些神话。而精灵鬼魅、丹家术士等,也都是六道轮回中的一份子,只不过能力大小不同,都不能超越“个人因果个人了,个人吃饭个人饱”的问题。
他力救赎的鬼神信仰和灵魂信仰,就是信仰真主、上帝、天神等的救度,但是他没有自我觉悟的成分,自己也成不了上帝,就是要靠一个万能的主来救赎自己的罪业。这种信仰,也是需要信仰者,自己来求忏悔,自己要去修行,若不去忏悔还是没办法救度,那就说明救赎还是有条件的。
但我们在生活中会发现:不论信仰与否,若是一个人真正忏悔了,对自己所做的恶业不再隐瞒,能够勇于向人们发露悔罪了;那么他内心自然就会释怀了,有可能也会得到大家的宽恕,自然也心安理得了。那么为什么还要再去求得一种特别的赦免呢?比如我以前常说的打人的例子,你把别人揍一顿,若是他来报复你,可是你已经认识到以前的确是自己做的很不对,所以你就很真诚的向他忏悔,祈求他的原谅,那么有可能他就会原谅你了。但你如果把一个人暴打一顿,他想报复你,在合适的机缘,成熟的条件下,他不打你个半死才怪哩!那时候你只坐在那里祈祷上帝的话,我想他是不会宽恕你的;因为假使他信的是玉皇大帝,那么他跟上帝交情可能不太深。进而若是你遭受恐怖袭击的话,最好还是找警察。
若是没有真实的信仰和完备的约束,即使人人觉悟非常高,都崇敬道德、遵守法律;但是因为生死的问题没有解决,或者是吃饭穿衣的温饱问题,或者是疾病人祸等灾难问题没有解决,那么人还是会有彷徨和恐惧的。这些信仰,在个体生命中,没有一种延续性和亘古不变的永恒约束性,没有一种以绝对真理为依靠的不可坏性,没有一种显而易见的救度能力,那就不一定有约束力了。
孔子说:未知生,焉知死?老子曰:吾之大患,唯患有身。而唯物家也是认为人死如灯灭,一了百了。那么人一旦脱离了法律的监控,精神上没有了道德的约束,那样有些狡猾的坏人就会肆无忌惮。他会想:反正只此一生,天灾人祸又不知道,何不趁着活着赶快享乐?那样有些人就难免做出伤天害理,灭绝人性的行为。
人就是这样,往往知道很多道理;但是当问题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,或者是牵扯到自身的利益、自己亲人利益的时候,那他就不再遵循道德乃至法律的约束了,就不再遵守上帝的教化了。因为人总是有我执的,都会执着我所有的。这个是天生的,一切生命本能的反应就是好生恶死、喜乐厌苦的,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。
当然讲这些的目的,也并不是一概否定其他的学说和宗教理论。这只是帮大家认清各种宗教哲学的同异之处,用心去思考一些现实问题,从而建立正确的坚固的信仰。
各种理念的存在,就像是教育孩子一样——由于每个地方生活环境不一样,文化渊源不一样,每个孩子的习性也不一样,那就不可能用一种定式,去教育所有的孩子。例如中国人自古家庭中有“家长”的概念,若是孩子犯了错了,便可以对孩子实行家法——或跪、或打,乃至是更严厉的惩罚。这在古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;而西方人的家庭教育就是全家人一律平等,不论伦常有序,若是父母打孩子,那孩子就可以状告父母。那么这就会出现文化上的意识冲突,从而导致争斗。
其实在我看来并不一定非要完全的互相模仿,或者强加给别人自己的文化;而是应该根据每个民族不同的民族特色、文化背景,在非暴力迫害、非霸权侮辱的前提下,都可以平等的实施各自合理的教育方式。这样追求一种和而不同的理念,天下才可以大同,才不会发生宗教战争、政治攻击。而当一种理论和制度,的确是发挥了非常优越的能力,而又很适合所有的民族和社会的话,那大家自然就会去模仿效学——而非是用暴力去征服。我认为不论以任何理由发动的战争,都是侵略行为,都是霸权主义。
[真理信仰]
1.佛教信仰与其他信仰的不同
可能你听了半天,会问我“佛教是属于什么信仰?”其实我告诉你上面的信仰都不是。
因为佛教的教理中,最基本的就是要厌离对五欲的追求,因为佛说这是苦的因——所以不可能是物质信仰。
佛教依靠的理论和修行解脱的实践方法,是佛陀发现的绝对真理,是究竟圆满,不能被创新的——所以也不可能是科学信仰。
佛门最基础的理念就是要破迷开悟,宣讲真理,目的就是为了破除迷信——所以佛门也不可能是鬼神信仰。
佛门向来主张人们要随缘,不能过于极端,不能追求物质的极致,从而荒废此生,因为这些东西最终还是要坏灭的——所以也不是让人做艺术家。
佛陀说不论是他的紫磨金身,还是能活八万大劫的无色界天,都是躲不过无常的摧残。佛门认为只要这个身体对修道不会有太大的障碍,能用就可以了——所以佛教不主张修身成仙,以得长生不老。
佛门讲自己吃饭自己饱,上厕所是别人替代不了的,一切都是自作自受的,根本没有一个万能的主宰者——所以佛门不是信仰真神、上帝的他力宗教信仰。
佛陀说,一切人、一切事物乃至是我们的思想念头,精神世界,都是因缘和合而来的,没有一个实质的存在,没有一个第一造物因——所以佛教不是第一因信仰,不是灵魂不灭的灵魂信仰。
始发于微信公众号: 明静讲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