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道友说“老法师”常常宣称自已与印光大师有师承关系,但看“老法师”的言行又与印祖完全不同,大多的“老法师”追随者不了解印祖,也未读过《印光法师文钞》,即使有少部分人翻阅过,也往往被先入为主的“老法师教学模式”所拘束,都以“老法师”口中的印祖思想为标准,也无法正确解读印祖的言教了。所以很长时间以来,一直都未能厘清这个混淆的事实,鱼目混珠实在让人痛心,而现在也的确应该还印祖一个公道了。
首先从信仰上说,印祖是纯正的佛教大师,教通三藏,念佛成就三昧,毕生弘扬正法,是教界公认的一代净土宗师,绍继祖位的大善知识。“老法师”是类似于“一贯道”的民间信仰者,虽然长时间都身穿佛教的僧服,貌似佛教比丘,也随意讲说了不少佛典,也倡导弟子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但“老法师”是几个宗教的皈依者。前期宣称皈依阿弥陀佛,后来又常宣称皈依基督、玛利亚、真主等真神,按各大宗教的皈依标准衡量,他不属于任何一个宗教的僧人,只是个普礼普敬的民间信仰者。
其次是对于经典的态度,印祖一生皆持“诚敬”二字箴言,对佛法僧三宝与历代大德皆恭敬护持,从不敢改窜经论与祖师著作,对前人之会集佛经的非法行为,提出了五个原则性的说法,清楚地表达了自已反对会集佛经的立场。“老法师”则开“会集”一派的新风,不但弘扬《无量寿经会集本》,也同时宣传会集的《佛说阿弥陀经》,为区别于印祖的《净土五经》,特意新编《新净土五经》,以表示别有传承,不同于十三代祖师一脉相承的净土宗风。
三是对于佛教僧人的态度,印祖对各宗各派的祖师皆恭敬有加,从不敢有少非议,凡是比丘顶礼自已,都是以顶礼而反礼之。虽然印祖也经常批评佛教界的种种不如法现状,但都是针对时弊而对症发药,绝非无的放矢,也非辱骂众人。“老法师”则常立足于社会,以社会人士的观点与口吻,抨击佛门的种种不如法现状,往往是百不中一。因为不立足于佛门,所以这些批评佛教现状的言论,在正统的佛教立场看来,就是严重的诽谤。
四是弘扬佛法传承依据,印祖博通三藏,精研各宗教观,但弘扬净土法门却承用天台教观,就天台宗之家法而论,印祖可称得上是天台宗大法师。“老法师”的讲法却是依文解义漫无宗旨,虽晚年宣称教宗贤首,也讲过《妄尽还源观》,却丝毫也看不出有贤首宗之法味。数十年讲经说法都随意发挥,往往用儒家之伦理道德比附讲说,兼杂于佛教之名相与因果之事理,完全以人文思想为主,并无涉及各宗教观之弘扬。
五是对儒佛关系之态度,印祖出身儒林,对理学与心学皆有造诣,早年立志名教而反佛,后来悔悟而出世为僧。为调顺世法摄儒归佛,常常援引儒家义旨教化世人,清末之儒家遗老大多皈依印祖。印祖虽用儒家义旨又常辩示儒佛之异同,明示儒家为世间法,佛教则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悉皆具足,以儒为基础,以佛法为归宿,又强调已学佛者不必学儒。
“老法师”则虽援引儒学,却未见理学之造诣,往往本末颠倒,儒佛之宗旨混淆。最不可思议者,竟然说《弟子规》是佛法的基础,不读不通弟子规念佛都不能往生,不经意间竟将儒家之末流凌驾于佛法之上。真不知清朝末期才出的《弟子规》竟是无上妙法,可以代替佛经,可见“老法师”的儒家不同于正统的儒家,“老法师”眼中念《弟子规》才能往生的极乐世界,也不是佛教的极乐世界。
六是对外道的态度,印祖对那些巫婆神棍从不假以辞色,极力破斥扶乩丹道(假丹道)之流,对各种附佛外道都发言辩正,唯恐祸及正法的弘扬,所以不少外道都忌惮印祖。“老法师”则对各种外道青眼有加,经常给这些外道印证嘉奖,甚至收入自已门下,这些外道自封为教主为佛菩萨,“老法师”作为他(她)们的恩师,自然也就不是凡流了。
说起“净空老法师”与印祖的之间的区别,真可以写一本书了,限于时间精力与微信的篇幅,所以也只能先停笔了。总之印祖是人天眼目一代宗师,是佛教界的大善知识。“老法师”则是提倡传统文化的知名人士,混迹佛门的民间信仰老法师,千万不可将他与印祖混为一谈,令印祖蒙受不白之冤,蒙蔽《印祖文钞》的法界慧光,令天下众生错失解脱的无上殊缘。
始发于微信公众号: 明静讲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