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教启蒙钞二》学习札记

《佛教启蒙钞二》学习札记

一、佛教启蒙的建设即是对信解弘扬大乘的建设

看到“启蒙”二字,或许人们的脑海中,即浮现出黄口小儿大声念诵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的场景。的确,生而为人,从小就要接受“启蒙”教育,学习为人的道理,而学习佛法亦有“启蒙阶段”。只有建立良好的“启蒙”教育,才能扎根深远,茁壮成长。

很多人会说,我学佛很多年了,不需要佛教启蒙了。然而这里的“启蒙”,并不是指了解多少佛教基本知识,像学术研究式的学习佛法,那样学得再多,还有可能会诽谤佛法。佛教启蒙是一个人真正转变为三皈依弟子的过程,是让人真正对佛法建立起的信心,尤其是对大乘佛法建立起信心的过程。这里强调对“大乘”佛法的仰信。为什么呢?因为,在启蒙的过程中,要播下“佛种”。那佛种是什么呢?不是多么伟大的神通,不是多么神奇的感应,乃是“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”的菩提心,所以《华严经》有云:“忘失菩提心,修诸善法,是名魔业”。

《佛教启蒙钞》系列就是这样的“佛教启蒙类”读物,所以如果还没有对三宝建立起无上的信心,还没有对大乘佛法建立仰信,那就是“启蒙”教育没有好,无论接触佛教的时间多么长远,无论对佛教的学识多么广博,那还是要来补“佛教启蒙”这一课。“佛学泰斗”印顺法师,出家几十年,著作等身,但其自凭己意,暗示了“大乘非佛说”的论调。这样学得再多,著作再多,个人作风再好,亲和力再强,道场建的再多,收的弟子再多,不是更迷惑人吗?这不是学佛学成了狮子身中虫吗?

而那些通过“佛教启蒙”教育的佛子,必定深信大乘,他们所作所为必定是以弘扬大乘为自己的目标的。即便一开始缺少智慧,也做不到辩才无碍,但是其根本的目的是不会改变的,肯定不会被像印顺法师这样诽谤大乘的“佛门泰斗”所迷惑,而为其摇旗呐喊的。

所以说到底,佛教启蒙阶段是学习佛法最最重要的阶段,而佛教启蒙的建设即是对信解弘扬大乘的建设。

二、学修《佛教启蒙钞》之后,对于“菩提心”的认识

前面概括性地写了对“佛教启蒙”的一点点认识。既然“启蒙”的目的,就是建立对大乘佛法的仰信,那么对于菩提心的认识,既是检验该成果的“试金石”。这里针对不久前《佛教启蒙钞二》的集中学习,结合自己的修行体会,较为详细地总结一下自己关于“菩提心”的认识。

1、     无论如何不能丧失菩提心

“愿使有情脱离苦,誓证无常菩提智”,这是自己初学佛时的发心,修行中身心受到煎熬的时候,也经常告诉自己“不忘初心,方得终始”。后来学习了《菩萨道次第广论》,里面也说到:

“退屈菩提心,即是菩萨最大之魔事。以菩萨之所以为菩萨,完全是依其大菩提心、大菩提愿,而得名为菩萨;一切菩萨从初发心,乃至成佛,都是乘此大菩提愿心之力,乃得成就六度四摄、利安无量众生之妙行;是故菩萨若退此心,即其一切所修,皆失其据,不但失落菩萨之实,亦失菩萨之名,不复得名为菩萨,以其已退堕为凡夫、外道、二乘故。是故《大智度论》说:‘退堕二乘为菩萨魔事。’以菩萨若堕二乘,如二乘人之但求自度,不思度他,即断如来种性,而魔大欢喜,故是菩萨魔事。又,菩萨若退堕凡夫、外道,因而不再以大菩萨为事,而贪著、追求外道境界,或摄受外道种种邪见、恶知见,并转而教人,即是堕于外道境界。如此,菩萨若堕凡、外二种境界,即断法身、慧命,不再堪任住持佛法,而成魔眷属,因此魔之势力增长故,魔大欢喜。而末法时期,佛法行人竞追逐、依从种种二乘、外道、凡夫境界,而不自知,其数无量,兹可叹也。”

这是正发心,也就是说因地上来讲,一定要以菩提心为种子,如果亡失了菩提心这个根本,那么说得婉转一点,称其为焦芽败种,说得更严重一点,那便成为魔眷属。所以,即便做不到像菩萨一样发心,只能以二乘法来修自我解脱,其对大乘一定是向往而赞叹的,只不过没有那个心量来承担,这样将来才能有可能回小向大。哪怕是今生只一句佛号求生净土的人,也并非只求自我解脱,最终还是要乘愿再来救度众生的。

因而,学佛之始若尚未发起菩提心来,在学习过程中,就要注意培养菩提心,若是已经发了菩提心的,则无论如何也不能丧失菩提心啊!

所以,从愿力上来讲,哪怕是造作的菩提心也是要发的。但是实际修行中还是会遇到一些实际的障碍,正所谓“知道做不到”。以下就是自己修行中闻思修的种种体会。

2、     治凡情不起,众生皆是父母

(1)    哪怕是你最亲近的人,彼此之间的关系亦是无常的

学佛的境界,有一句话叫“业尽情空”。如果不能视众生皆为父母,还有情执在,是发不起平等的慈悲心的。但是“情不重不生娑婆”,虽然自己也很想了断情执,但作为女人,对于“情执”的贪恋,尤其是作为母亲,对于子女的贪恋,那真是难以彻底割舍。师父在《佛教启蒙钞二》里写到:

“不要让欲望和贪婪占据了内心,不要让愤怒和诱惑奴役了灵魂,无常会吞噬你所拥有的一切。在这难得的一刻,请仔细思维我所说的话,专注于当下,追求真理与智慧。”

“世间的一切本来就是微脆的,无论你我,无论冤亲,无论感情还是物质。不要把我们的心安住在这些无常的东西上,否则你收获的只有痛苦。沉着冷静地面对一切,觉悟本心,你将获得胜利。”

的确,这是一场自我的战争,只有时常挥舞“无常”的利器,才能不被眼前的境界所迷惑。看着眼前这个可爱的孩子,这一世是你的儿,下一世他/她可能变成一只小猫小狗,围绕在你身边,你还会当他/她是你的儿吗?(不过,现在的确有把狗当儿子的)反过来,现在围绕在你身边的小狗小猫,它有可能上一世是你的孩子吗?所以就这种彼此双方的关系来讲,这种关系也是无常的、变幻的。

作为修行人,就是应该跳出六根的束缚,以及约定俗成的观念,以佛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,这样不停的闻思修才是真正的学佛。而不是为了家庭幸福、生活圆满而非常精进地拜佛、念佛、放生、点灯……,这些事相上的精进说白了,都是强化践行自己的“情执”,这是和学佛的精神背道而驰的,最后还可能会怪佛菩萨不灵而诽谤三宝。

(2)  一切众生皆是父母

当我们站在六道轮回的之外,看着那个“生生死死的转盘”,难道不应该反过来,把自己身边所有遇到的这些有缘众生,都看作是曾经的亲人吗?那么,现在的亲人,和这些非人的过去世的亲人,对他们的亲疏应该有什么差别吗?那么,你无始劫来生生死死,这么多轮回转世,你的亲人是不是无量无边?那么,“一切男人是你父,一切女人是你母”,是不是非常的真实呢?那么,怎么忍心看着自己的父母在轮回中备受煎熬呢?所以,慈悲对待众生,而无有差别。

菩萨戒中,“戒亦名孝,亦名止”,菩萨即是要把“孝”作为戒律,把众生当作父母来孝顺,无论是做任何事的发心,还是做事,都要时时提起这个念头。

《启蒙钞二•愿荷担一切轮回苦海的众生父母》中师父写道:

“小时候,您总是在我生病的时候背起我,看医生, 然后回家;今天我也背起您,看医生,然后回家。我最尊贵的母亲,我是您永远的依祜。一切轮回苦海的众生父母啊,我愿荷担您!我愿用所作的一切功德回向法界,愿一切如海般的众生父母,皆能在三宝慈光的普被下,同登彼岸,共证菩提!”   

能把一切众生都看作自己的“父母”,真的很不容易,不停的闻思修才能如师父一样,想到自己今生的父母,便发愿担荷一切轮回苦海的众生父母啊。

3、一念了无嗔心

修行三毒,贪嗔痴;又说菩萨宁起百千贪心,不起一嗔。可见嗔心,并不是“脾气不好”那么简单。嗔心一起,即是丧失了菩提心,不名菩萨了。

师父曾开示说:

世间之毒,莫过毒蝎;内心之毒,莫过嗔恚。嗔恚一法,可杀安稳,可杀安乐。一个人若是经常嗔恚,不但内心暴逆,而且不能滋长善根,易毁多劫功德,损害大悲菩提心,故《决定毗尼经》云:“菩萨宁起百千贪心,不起一嗔,以违害大悲莫过此故。”又嗔恚之火,可烧一切功德林,一切善法为之损坏。如《大智度论》云:“嗔为毒之根,嗔灭一切善,杀嗔诸佛赞,杀嗔则无忧。”《华严经》云:“佛子!若菩萨于诸菩萨起一瞋心,则成就如是等百万障门。何以故?佛子!我不见有一法,为大过恶如诸菩萨于余菩萨起瞋心者。”

好嗔恚者,多生疾病,人不喜见,面目可憎,无有安忍,损坏一切善法,无法可救。如《三摩地王经》云:“互相若生嗔恨者,净戒广闻不能救,参禅住静不能救,布施供佛亦无救。”《增一阿含经》曰:“诸佛涅槃,汝竟不遭遇,皆由嗔恚火。”

故知嗔恚之恶,害人害己,长诸不善,损坏善根,摧毁道业。是故最应断除,不可增益。

在修行的过程中,一念不满即是嗔,这一念嗔心即是与“我执”相应,与“菩提心”相悖,不可不慎啊!

4、莫被眼根欺骗,菩提心是平等而无拣择的

师父常说我现在发的菩提心都是造作的菩提心。我反思自己,面对一个顺眼的人便高高兴兴地慈悲他(她);面对一个讨厌的人就心里骂骂咧咧地“慈悲”他(她);面对泰国受虐待的大象转发朋友圈“慈悲”它;面对一条狗时有时无地“慈悲”它;面对一只蚂蚁毫不留神地就误杀了它……这就是我“造作的菩提心”的真实体现。因为称合己意的就多慈悲,不合己意的就少慈悲,面对小到“忽略不计”的生命就无慈悲,这真正是“假慈悲”啊!

为什么会这样呢?法华经上说了这样一个故事:妙音菩萨知道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正在开法华盛会,菩萨就想来礼拜供养亲近释迦牟尼佛。菩萨所在的佛国净光庄严国中,净华宿王智如来就对菩萨说了一番话。

“尔时净华宿王智佛告妙音菩萨。汝莫轻彼国生下劣想。善男子。彼娑婆世界。高下不平土石诸山秽恶充满佛身卑小。诸菩萨众其形亦小。而汝身四万二千由旬。我身六百八十万由旬。汝身第一端正。百千万福光明殊妙。是故汝往莫轻彼国若佛菩萨及国土生下劣想。”

妙音菩萨身高四万二千由旬,见娑婆国土的众生犹如芥子,就像我们看蚂蚁一样,但妙音菩萨还要来礼拜供养亲近释迦牟尼佛,净华宿王智佛叮嘱,莫要因为娑婆世界的人身卑小而怀轻视之心。这大概是用眼睛思考的通病吧,《西游降魔篇》中,降魔“高人”和孙悟空斗法,首先就是比谁的身形的更高大,更有气势。

师父曾经说过“形虽有殊,体无差别”,那就不应该牛养眼视众生,所谓“无始劫来,惑着诸色,色坏我眼”,“慈眼视众生,福聚海无量”。不以个人好恶来对待众生,不做愚痴之人。上至佛陀,下至蝼蚁,慈悲无拣择。

   5、心的转变才重要,而不仅仅着重在事相上

说起慈悲心,很多人会和“放生”联系起来,好像放生了就有“慈悲心”了。

如果但从表面上来看,这的确是一个善举,而在放生过程中乃至做所有的一切“功德”之前应看看,自己是否真正生起了“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,愿诸众生远离众苦及众苦因,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,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。”这样的愿力。放生的时候是想着,我又做了多少功德,能得多少好处?还是想着这些众生能暂时远离刀剁油煎,并与三宝结缘,终得解脱?太多太多人,都是为了“自己”的利益大于为“众生”的。所以,一边放生一边吃肉,这样的愚痴行为就不难理解了。这完全是偏离了佛陀的教诲。放生之类的善举,虽然会获得健康之类的好处,但是这仅仅是“欲令入佛智,先以欲钩牵”的那个钩子罢了。就像是梁武帝问达摩祖师,我建了这么多寺庙,有什么功德?达摩祖师说“没有功德”一样。师父在《启蒙钞二》中说:

“佛陀给我们的加持就是让我们明白这个道理:所有的苦都是自己造作的,唯一的办法就是忏悔,真诚地忏悔,然后去修对应的法。比如你体弱多病,多病就说明你往昔杀生食肉太多,那你就要戒杀放生,生慈悲心。因为你没有慈悲心才去杀它,慈悲心是内因,放生是外缘。这样具足慈悲心去放生,就是断恶修善,断除内心杀生的因,增上救助众生的缘。这样就会得到消灾延寿的果报。而不能像有些人一样,虽然喜欢放生,但只是为了求取功德,自己的杀心还是不断,又喜好食用众生的肉,无惭无愧。这样也是不会得到圆满的善果的,这也是与佛法背道而驰的,因为他没有慈悲心,没有真正忏悔的心,不明白如来所说的法义。

要知道真正的忏悔,首先生起来的就是慈悲心。我们说慈能予乐,悲能拔苦,一个真正具有慈悲心的人,怎么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其它众生的痛苦之上呢?!若是明理的人,要知道真正的放生就是放下内心的贪嗔痴,然后生起慈悲心,救度一切众生,爱护一切众生,这才能算是真正的放生。否则所谓的放生就只是事相上做了那么一点善事而已,虽然会有一些善报,但这是没有任何功德可言的。”

   6、悲智双运的菩提心

(1)菩提心并不意味着一味迁就他人

有的人总喜欢“菩萨要恒顺众生”来为自己颠倒的行为开脱,岂不知,菩萨恒顺众生,而不是恒顺众生的烦恼。

作为一个道人,那是立足在轮回的外面,在看轮回里面的事,所以会以出离心为底线,处世饱含出世解脱的智慧,在此基础上实践自己的菩提心;而世俗的人是站在这一世的轮回里面看问题,所关心的都是这一世的自己或者这一世的亲友,丝毫不肯吃亏,以个人或者局部小团体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。两者的立足点不一样,对待事物的期许肯定不一样。菩萨是善巧方便的用智慧去引导众生,启发他人的善根。不是颠倒地以为“一味迁就”对方,和和气气没有矛盾了,貌似家庭更和谐了,就是有修行了。虽然有智慧的道人,也会把家庭处理得很好,但是不能以“家庭和谐”为衡量标准,因为作为道人,道心是底线。

(2)  也不是“慈悲心”发作,逼着他人修行

另一个极端就是,这个修道人本身就很强势,一但“慈悲心”发作,遇到人不管别人什么背景,什么信仰基础,就一定要让人信佛,一点善巧方便也没有,就是强制再强制,这也是不可取的。师父在《启蒙钞一》中开示:

有些在家学佛的人,学得一身佛气,在亲人朋友不接受的情况下,还是我行我素,这样便搞得家里鸡犬不宁,还自认为学佛学得很有定力——不知道这完全是颠倒的行为。学佛是一种智慧。在别人不接受佛法的情况下,要用善巧方便去引导,自己要默默地去行持,要让身边的人感受到一个佛子的慈悲与宽容,而不是让所有的人都要随顺自己、接受佛教。否则,不用说修行、弘扬佛法,要是能让人不诽谤佛教,这就已经算不错的了。

所以,即便是有菩提心,也要有智慧地去行持,在自己没有真智慧之前,不要“滥慈悲”。

看到师父总是能善巧方便的接引众生,无论任何人,师父都能让他们心生欢喜,并对佛法产生好感,这就是悲智双运的榜样吧。经常听师父说要用四悉檀利益众生,我想将来深入学习实践之后,再深入论述。

7、菩提心的行持——菩萨戒

要守护好自己的菩提心,最好的方法,便是受持菩萨戒。因为受持菩萨戒的根本就是念念不能暂舍菩提心,所谓“摄心为戒”。而且与五戒“尽形寿”的受持不同,菩萨戒乃是“尽未来际”受持,是不能舍弃的。所以,一旦确立了自己菩提心的愿力,便应该好好学习菩萨戒,乃至郑重地求戒,如法地受持,感发戒体,牢牢抓住“摄心为戒”的根本,来指导自己的“身口意”,用持戒的力量,来守护自己的菩提心。

8、菩提心的激发

就像舍利弗尊者受到考验,而退失菩提心一样,我们在行持菩提心的道路上,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,没有人一上来就能做得很完美。俗话说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,所以师父推荐我们看祖师大德训诫语类,祖师大德传记类书籍,因为没有一位祖师大德不是满怀悲心的啊!

我在研读启蒙钞系列书籍的过程中,也不间断地被师父“无我利人、满满的慈悲心”所感染,所震撼。引用书里的一段分享:

鲤化龙门,鸟逾樊笼,山僧雪相,孤注而搏。执智慧剑,披忍辱铠,驭大白牛,做大悲勇士。以荷担如来家业为使命,以济度无量众生为愿力,以历代祖师菩萨为伍,乘风破浪,稳矗激流。以八风不撼之威势,震慑四魔八难,生大无畏之心,同趣菩提道场!

师父擅长各种文体,尤其是现代诗歌,这种本身富有感染力文体形式。所以,即便是从写作的角度来说,启蒙钞也是非常值得研读的。

小结:

正所谓“因地不真,果遭迂曲”,从我个人的修行经历来讲,在因地上把握好那颗种子的纯正是多么的重要啊!此乃一切修行之根本!非常感恩师父在修行的起始即为我把握方向,启蒙钞系列书籍真正是播下正法修行种子的法宝。

用《启蒙钞二》中师父的一段开示来激励自己,那就是——

“为了利益众生,的应修好自己;唯有修好自己,方堪利益众生。供养三宝,律己恕人。戒身口意之恶行,调自相续之柔顺,断亲血缘之贪爱,发无缘慈之大悲,做如梦幻之佛事,证本自在之法身。”

阿弥陀佛。

天台山翠屏寺

2017年十月廿一日

始发于微信公众号: 明静讲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