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心食法

觀心食法

天台智者大師 說

既敷座已,聽維那進止;鳴鐘後[1],斂手供養一體三寶,遍十方界,施作佛事;次出生飯,稱施六道,即表六波羅密;然後受此食。
夫食者,眾生之外命,若不入觀,即潤生死;若能知入觀,分別生死有邊、無邊,不問分衛與清眾淨食[2],皆須作觀。
觀之者,自恐此身內舊食,皆是無明煩惱,潤益生死,今之所食皆是般若。想於舊食,從毛孔次第而出,食既出已,心路即開,食今新食,照諸暗滅成於般若。故《淨名》云:「於食等者,於法亦等」,是為明證。以此食故,成般若食,能養法身,法身得立,即得解脫,是為三德[3]。
照此食者,非新非故,而有舊食之故,而有新食之新,是名為假;求故不得,求新不得,畢竟空寂,名之為空;觀食者自那可食為新,既無新食,那可得食?食者而不離舊食養身而新食重益,因緣和合,不可前後分別,名之為中。只中即假空,只空即中假,只假即空中,不可思議,名為中道。又《淨名》云:「非有煩惱,非離煩惱,非入定意,非起定意」。
是名食法也。

[1] 鳴鐘後:有版本作「鳴磬後」。
[2] 分衛與清眾淨食:「分衛」即乞食,《僧祇》云:「乞食分施僧尼,衛護令修道業,故云分衛」;「清眾」指出家教团或于丛林修行之大众。又称清净大海众、清净众。
[3]三德:般若德、解脫德、法身德。

 

製作說明

1、底本來自「佛光大藏經·法華藏」。
2、有參考「CBETA 電子佛典 2016.06」所收「卍新續藏第 55 冊 No. 0911 觀心食法」:http://cbetaonline.dila.edu.tw/#/zh/X0911_001 ;也參考了《緇門警訓》卷8:「觀心食法」(CBETA, T48, no. 2023, p. 1082, a12)、《翻譯名義集》卷7:「天台禪師觀心食法」(CBETA, T54, no. 2131, p. 1174, b23)。
3、有參考“諦閑法師選梓《天台教觀選錄》”(佛陀教育基金會2012年4月)的句讀。
4、添加了小注。能力所限,標點、分段、小注等有誤請指出:)

可修製作2016/11/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