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稷
【原文】
后稷,名弃。母姜原出野,见巨人迹[1],践之而孕[2],期而生子[3],以为不祥,弃之隘巷[4]。马牛过者,避不践。弃渠中冰上,飞鸟以翼覆荐之[5]。姜原以为神,遂收养之。因名弃。儿时好种树麻菽[6],及成人,遂好耕农。相地之宜者稼穑焉[7],民皆则之[8]。尧以为农师[9],天下得其利。(《周本纪》)
【注释】
[1]迹:脚印,足迹。
[2]践:踩踏。
[3]期:这里指怀胎足月。
[4]隘巷:指陋巷。
[5]覆荐:覆盖铺垫。
[6]麻菽:麻与豆。
[7]相:查看,观察。稼穑:春耕为稼,秋收为穑,即播种与收获,泛指农事劳动。
[8]则:仿效,效法。
[9]农师:古代掌管农事的官。
【译文】
后稷的名字叫弃。他的母亲姜原到野外去,看见巨人的脚印,踩踏后便有了身孕,怀孕满月生下小孩,觉得不吉利,将他抛弃在小巷里。马牛路过都躲开不去踩踏他。将它丢在水渠的冰面上,又有飞鸟用翅膀覆盖铺垫以保护他。姜原认为很神奇,便把他抱回去抚养。于是给他取名为弃。弃还是个孩子的时候,喜欢种麻和豆,到他长大成人,便爱上种植庄稼。观察土地的特征,选择合适的谷物加以种植培养,人民都效仿他。尧帝听说了,推举他为农师,天下人的人都得到他的好处。
【评语】
人生斯世,皆由同业所感。同分而善,则圣哲挺生[1],而举世蒙福。同分而恶,则凶邪竟出,而众生受殃。其人既为天下安危所系,故其生也,多有奇迹。历史上不乏证据,非必皆神话也。
又按,南宫适问于孔子[3]:“羿善射[4],奡荡舟[5],俱不得其死然。禹稷躬稼,而有天下。”子曰:“君子哉若人,尚德哉若人。”此固圣贤谈善恶报应之明徵也[6]。自后稷至武王,历虞夏商千有余载,而直谓稷有天下,岂非古人称果报。眼光远大,非若今人只计目前耶。见卵而求时夜,见弹而求鸮炙[7]。目前偶不相应,便以因果为虚诞[8],知识浅薄。若此,所由风化亦随之而薄欤[9]。
【注释】
[1]挺生:挺拔生长,亦谓杰出。
[2]凶邪:邪恶,这里指邪恶的人。
[3]南宫适(kuò):亦即南宫括,字子容,孔子弟子,孔子将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了南宫适。
[4]羿:传说夏代有穷国的君主,善于射箭,也称后羿。
[5]奡(ào):传说夏代寒浞之子,相传是个大力士。荡舟:即覆舟。
[6]明徵:明显的证验,明证。
[7]鸮炙:烤熟的鸮鸟。
[8]虚诞:荒诞无稽。
[9]风化:教育感化。
【译文】
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,都会受所处的同一个“业”影响。如果众生都能为善,那么圣贤便会出现,而整个世界都会因此得到福佑。如果众生都作恶,那么邪恶的人便会辈出,而众生都遭到殃祸。这个人既然关系到天下安危,因此他的出生,有许多不寻常处(也不足为奇)。历史上也不乏证据,并非都是神话。
又按,南宫适问孔子:“羿善于射箭,奡能荡覆敌国的战船,这两个人最后都不得好死。禹和稷都亲自种植庄稼,却得到了天下。”孔子说:“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!这个人真尊重道德。”这也是圣贤讲述善恶报应的明证。从后稷到武王,历经虞夏商三代一千多年,而只说稷拥有天下,这岂不是古人所说的因果报应。眼光远大,而并非像现在的人们那样只看到眼前的利益。刚见到鸡蛋便想得到报晓的雄鸡,刚见到弹丸就想吃到烤熟的鸮鸟。当前偶然有不相符合的事情,便认为因果报应是荒诞无稽的,这是认知见识浅薄的表现。如果真如此,所接受的教育感化也同样轻微而不足道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分享朋友圈,法布施功德无量!
南无阿弥陀佛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 佛法讲堂 ):【中国历史感应故事(白话)】后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