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杼、庆封
【原文】
崔杼与庆封,杀齐庄公,立景公。杼为相,庆封又欲杀杼而代之相,令崔杼之子私斗。杼告庆封,封令卢蒲嫳兴甲以诛之[1]。尽杀杼之妻子,烧其室,崔杼自缢。庆封当国[2],与庆舍政[3]。以其内实迁于卢蒲嫳氏[4],易内而饮酒[5]。反卢蒲癸[6]。癸臣子之有宠[7],妻之[8]。或谓癸曰:“男女辨姓,子不辟宗[9],何也?”曰:“宗不余辟,余独焉辟之。余取所求焉,恶识宗[10]?”癸言王何而反之,卢蒲癸二人皆嬖[11],使执寝戈[12],而先后之。癸与王何攻庆氏,杀子之。庆封伐之,弗克[13],遂奔吴。吴子予之朱方[14]。聚其族而居之,富于其旧。鲁叔孙曰:“善人富,谓之赏。淫人富,谓之殃。天其殃之也,其将聚而歼旃[15]。”后楚伐吴,执齐庆封[16],而尽灭其族。(《吕氏春秋》及《左传》)
【注释】
[1]卢蒲嫳(piè):崔杼家臣。
[2]当国:主持国政。
[3]与庆舍政:把政事交给庆舍管。庆舍是庆封的儿子。
[4]内实:指家中的妻妾及财物。
[5]易:交换。内:妻。
[6]反:同“返”。
[7]臣子之:给子之做家臣。子之,即庆舍。
[8]妻之:把女儿嫁给他。
[9]辟:同“避”,回避,避开。
[10]恶(wū):疑问代词,即“何”、“安”、“怎麽”。识:识别,辨别。
[11]嬖(bì):宠信。
[12]寝戈:亲近护卫所用的兵仗。
[13]弗克:未能获胜。
[14]吴子:吴国国君。朱方:春秋时吴地名。治所在今江苏省丹徒县东南。
[15]旃(zhān):文言助词,相当于“之”或“之焉”。
[16]执:捕捉,逮捕。
【译文】
崔杼与庆封杀了齐庄公,拥立景公。崔杼为相,庆封又想杀崔杼而取代他的相位,于是(挑拨崔杼的儿子们)让他们为争夺嗣位而相互私下争斗。崔杼将家难告诉庆封,庆封令卢蒲嫳率兵把崔杼的妻儿老小斩尽杀绝,并烧毁了他的房屋,崔杼(无家可归)因而自缢而死。庆封登上相国之位,让儿子庆舍管理朝政。庆封将妻妾财物迁至卢蒲嫳家,交换妻妾而饮酒。庆封让逃亡在外的卢蒲癸回来。卢蒲癸做了庆舍的家臣,受到宠信,庆舍把女儿嫁给他。有人问卢蒲癸说:“男女结婚要区别是否同姓,您却不避讳同宗,这是为什么呢?”卢蒲癸说:“同宗不避我,我怎么能独独避开同宗?我取我所需要的就是了。哪里需要辨别什么同宗?”卢蒲癸又对庆舍说起王何而让他回来,两个人都受到了庆舍的宠信,让他们拿着寝戈,作为前后的警卫。卢蒲癸和王何攻打庆氏,杀死了庆舍。庆封回来讨伐二人,没能成功,于是逃亡到吴国。吴国国君把朱方给了他,他聚集族人住在那里,比从前还要富有。鲁国的叔孙说:“好人富有叫做奖赏,坏人富有叫做灾殃。上天恐怕是降灾给他,将要让他们聚拢而一起被杀吧。”后来楚国攻打吴国,逮住了庆封,而将他的族人全部消灭。
【评语】
按崔杼初有宠于惠公,高、国畏其逼[1],而逐之。及庄公修郄高氏[2],杼阿其旨[3],杀之洒蓝,而兼有其室。故假庆封之手,灭崔氏之室,所以报高氏也。庆封与弑庄公,与崔杼同恶相济;至与卢蒲嫳易内饮酒,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,其荒淫,殆较杼为尤甚,且以争权之故,诱人子弟内讧,乘隙而灭人族,其凶狡,更非杼所能计及,乃崔杼不能报者,复假卢蒲嫳以报之。卢蒲嫳,庄公之党人也,前者庆封用之,以屠灭崔氏,今复假手以剪覆庆氏,果报循环,昭昭不爽!庆封虽逃死朱方,卒就楚人之戮[4],聚族而歼,为叔孙所预断,信足为奸雄乱贼之炯戒也[5]。至崔杼以好色,卢蒲癸以报仇,娶不辨宗,一遭灭亡,一受放逐,所谓“多行无礼,必自毙也”。
又按叔孙穆子谓:“善人富,谓之赏。淫人富,谓之殃。”实千古不易之论,且不惟淫人富为殃,居乱世而骤富,皆殃也。故其时与晏子邶殿之鄙六十[6],弗受。子尾曰[7]:“富人所欲也,何独弗欲。”对曰:“庆氏之邑足欲[8],故亡。吾邑不足欲也,益之以邶殿乃足欲。亡无日矣。不受邶殿,非恶富也,恐失富也。”晏子诚得处乱世之法矣!
【注释】
[1]逼:施加压力,促使,强迫。
[2]修郄(xì):报复旧日怨恨。
[3]阿:屈从,迎合。
[4]卒:终于。
[5]炯戒:十分明显的警戒或鉴戒。
[6]邶殿,齐国的别都。
[7]子尾:齐国大夫,与晏子同时代。
[8]足欲:富足得可以满足欲望。
【译文】
按:当初崔杼受到惠公的宠信,高、国两族害怕崔杼的逼迫,(惠公死后)就将他驱逐。等到庄公对高氏进行报复,崔杼顺从庄公的旨意,在洒蓝杀了高厚,然后兼并了他的家财采邑。因此借庆封之手,将崔氏全家灭掉,是对高氏的报命。庆封参与了弑杀庄公一事,他和崔杼是共同做恶,互为帮凶;至于他和卢蒲嫳交换妻妾,相互饮酒嬉戏,更是不知道人世间还有羞耻之事,其荒淫程度,比起崔杼来更严重,并且为了争权夺势,诱导他人兄弟之间相互争斗,乘机灭掉他人整个家族,其凶险狡诈的用心,更非崔杼能比,因此崔杼不能报复的,又借卢蒲嫳之手进行报复。卢蒲嫳是庄公的党羽,庆封利用他,将崔氏全家杀尽,而今又被借以颠覆庆氏,果报循环,上天自能主持公道,善恶报应分明啊!庆封虽然逃亡到朱方,但终于遭楚人戮杀,被鲁叔孙事先断定,庆封的族人们聚拢在一起被全部消灭,这确实足以作为奸雄乱贼的明显警戒。至于崔杼好色,卢蒲癸报仇,嫁娶不辨别是否同宗,一个遭到灭亡,一个受到放逐,这就是人们常说的“多行无礼,必自毙也”。
又按,叔孙穆子说:“好人富有叫做奖赏,坏人富有叫做灾殃。”确实是千古不变的论断,且不仅坏人富贵会遭殃,身处乱世而突然暴富,也会遭到殃祸。因此当时(庆氏灭亡后)要将邶殿边鄙六十邑给晏子,晏子没有接受。子尾问道:“人人都想要变得富有,为何独独你拒绝呢?”晏子回答道:“庆氏的采邑富足,因此导致他的灭亡。我的采邑不够富足,若再增加邶殿则算得上富裕了,但也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。因此不接受邶殿,并不是厌恶富足,而是怕失去现有的富足。”晏子真是懂得身处乱世的法则啊!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分享朋友圈,法布施功德无量!
南无阿弥陀佛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 佛法讲堂 ):【中国历史感应故事(白话)】崔杼、庆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