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国历史感应故事(白话)】赵盾

赵盾

【原文】

晋灵公壮,侈,厚敛以雕墙[1],从台上弹人,观其避丸也。赵盾数谏,公使鉏麑刺赵盾[2]。盾闺门开,居处节(《左氏传》作使鉏麑刺贼之,晨往,寝门闢矣,盛服将朝,尚早,坐而假寐)。麑退而叹曰:“杀忠臣,弃君命,罪一也。”遂触树而死。初盾田首山[3],见山下有饿人,示眯明也(《左传》作弥明),与之食,舍其半,问之故,曰:“宦三年,未知母之存否,愿遗母。”盾义之,益与之饭肉[4]。已而为晋宰夫,盾弗复知也。九月灵公饮赵盾酒,伏甲将攻盾。示眯明知之,恐盾醉不能起,而进曰:“君赐臣觞,三行可以罢。”盾去,灵公伏士未会。先从啮狗[5],明搏杀狗,已而伏士逐盾,明反击之而脱盾。盾问其故,曰:“我桑下之饿人也。”问其名弗告,因而亡去。(《晋世家》)

【注释】

[1]厚:重。敛:赋税。厚敛:加重赋税。雕:通“彫”,用彩画装饰。

[2]鉏(chú)麑():晋国大力士。刺:行刺。

[3]田:畋猎。

[4]益:更加,更多。

[5]啮(niè):咬。

【译文】

晋灵公长大后,穷奢极侈,向百姓收取重税来给自己的门墙做奢华的装饰,还喜欢在高台上用弹弓打人,看人家躲避弹丸的样子。赵盾曾多次劝谏,灵公恼羞成怒,派鉏麑暗杀赵盾。当鉏麑去暗杀时,看到房门开着,赵盾在房中的一举一动十分规矩守礼,鉏麑便改变了主意,退下叹道:“杀害忠臣和违抗君命,罪过是相同的啊!”于是撞树自杀了。当初赵盾曾在首山打猎,看见山下有人饥肠辘辘,名叫示眯明,赵盾给他食物吃,示眯明吃了一半,把另一半留了下来,赵盾问他原因,示眯明说:“我在外干活三年,不知道老母是否安在,希望能将这一半食物拿回去给她老人家吃。”赵盾赞赏他的孝心,给他更多的食物。后来示眯明做了灵公的宰夫,赵盾不知道。九月的时候,灵公请赵盾喝酒,却暗中埋伏甲士,企图暗杀赵盾。示眯明知道这个阴谋,惟恐赵盾喝醉之后无法脱身,就上前暗示说:“君王赐酒,饮过三次,就可以请退了。”赵盾因此得以及时离去,埋伏的士兵来不及会合,就放出猛犬追赶,示眯明把狗杀死了,但是士兵终于追赶上赵盾,示眯明反身抵挡,使赵盾全身而退。赵盾问示眯明救他的原因,示眯明说:“我就是当年桑树下受你赏赐食物的饿人。”问他姓名,示眯明不肯告诉,拜别而去,从此不知道下落。

【评语】

灵公厚敛好杀,终遭赵穿之弑。赵盾忠君爱国,遂免鉏麑之贼[1]。眯明饥不忘母,得遇赵盾之救。赵盾怜贫敬孝,卒受眯明之报。皆感应显然也。(吕氏春秋,眯明再咽而后能视,盖饥将死矣。)

【注释】

[1]贼:伤害。

【译文】

晋灵公贪财好货、残忍嗜杀,最后被赵穿杀掉。赵盾忠君爱国,从而得以免遭鉏麑的毒手。眯明挨饿时不忘亲娘也在饿肚子,得以接受赵盾的救济。赵盾怜悯贫穷人、褒奖孝子,反过来又受到眯明的报答。这都是有关感应的典型事例。(据《吕氏春秋》记载,眯明连吞了两口米饭后才恢复视力,真是饿得快死了。)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分享朋友圈,法布施功德无量!
南无阿弥陀佛


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 佛法讲堂 ):【中国历史感应故事(白话)】赵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