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国历史感应故事(白话)】黄霸

黄霸

【原文】

黄霸为颖川太守,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[1],以赡鳏寡贫穷[2]。父老师帅伍长行之民间[3],劝善防奸[4],务耕桑[5],节用殖财[6],种树畜养,力行教化,而后诛罚[7]。尝言:“凡治道去其太甚者耳[8]。”霸外宽内明[9],治为天下第一[10]。宣帝诏曰:“颖川太守宣布诏令,百姓向化[11],孝子、弟弟[12]、贞妇、顺孙,日以众多,田者让畔[13],道不拾遗,养鳏寡,助贫穷,狱中八年亡重罪囚[14]。可谓贤人君子矣!”赐爵关内侯,黄金百斤。后为丞相,封建成侯。子孙嗣侯,至王莽乃绝。(《黄霸传》)

【注释】

[1]使:命令,支使。豚:小猪,亦泛指猪。

[2]鳏:老而无妻。寡:老而无夫。

[3]师帅:率领。

[4]劝善:勉励为善。

[5]耕桑:种田与养蚕。亦泛指从事农业。

[6]殖财:增殖财货。

[7]诛罚:责罚;惩治。

[8]太甚:太过分,太不像话。

[9]内明:心中对一切都很明白。

[10]治:管理,治理。

[11]向化:顺服。

[12]弟弟:同“悌弟”,即能行悌道尊敬兄长的弟弟。

[13]让畔:种田人互相谦让,在田界处让对方多占有土地。

[14]亡:无,没有。

【译文】

黄霸为颖川太守,命令各邮亭乡官都要养鸡喂猪,以便更好地周济鳏寡贫穷的人。并令地方父老率领伍长们在民间劝善防恶,努力耕种,畜养家畜,节约用度,增殖财货,先力行教化,然后再实行责罚。黄霸曾经说:“大凡治理之道,是废除太不合理的地方。”黄霸待人宽厚,内心明白。治理教化的成绩为当时天下第一。宣帝下诏说:“颖川太守一旦宣布诏令,百姓便即刻接受教化,他治理的境内,孝子、恭顺兄长的人、贞洁妇女、孝顺的子孙都日益增多,有田产的人都互相谦让田界,路不拾遗,赡养鳏寡,帮助贫穷,监狱里八年之内没有重罪的囚犯,黄霸可以说是一位贤达的君子了!”宣帝封黄霸为关内侯,奖赏黄金百斤。后来黄霸当上丞相,并受封建成侯,子孙继承侯位,一直到王莽时代才结束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分享朋友圈,法布施功德无量!
南无阿弥陀佛


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 佛法讲堂 ):【中国历史感应故事(白话)】黄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