龚遂
【原文】
龚遂拜渤海太守,宣帝问何以息盗贼[1],对曰:“海濒民困于饥寒[2],而吏不恤[3],故使陛下赤子盗弄兵于潢池(积水曰潢)[4]。”至则悉罢捕盗吏。诸持田器者皆良民,持兵乃盗贼。贼闻令,悉解散。遂乃开仓假贫民[5],劝民务农桑,使卖剑买牛,卖刀买犊[6]。不数年,民皆富实,狱讼止息[7]。入朝,归功于君。天子说其有让[8]。遂曰:“此议曹王生戒臣也[9]。”乃以遂为水衡都尉,王生为水衡丞。(《循吏传》)
【注释】
[1]息:平息,消除。
[2]海濒:海滨。
[3]恤:体恤,抚慰。
[4]赤子:比喻百姓、人民。盗:偷。弄兵:兴兵作乱。兵,兵器。
[5]假:给予,这里指赈济。
[6]犊:小牛。
[7]狱讼:诉讼。
[8]说:通“悦”。
[9]议曹:郡守的属吏。
【译文】
龚遂出任渤海太守,宣帝问他如何平息盗贼,龚遂答道:“渤海百姓为饥寒所迫,又没有良吏抚慰,使得陛下的臣民不得已沦为盗贼,在潢池兴兵作乱。”龚遂到任后,将捕捉盗贼的官吏尽数罢免。(并宣称)所有操持田器的人都是良民,操持兵器的人才是盗贼。盗贼听到此项宣令都纷纷解散。龚遂于是开仓赈济贫民,劝勉人民从事农桑,叫他们将剑卖掉用来买牛,将刀卖掉来买小牛。不出几年,人民都变得富庶,狱讼也停息了。龚遂上朝觐见宣帝时,将所有的功绩都归功给皇上。宣帝十分欢喜龚遂的谦让。龚遂说道:“这是议曹王生告诫臣下的。”宣帝于是任命龚遂为水衡都尉,任命王生为水衡丞。
【评语】
颜光衷曰:天下最亲民者,惟守令。虽圣明在上,而一二贪残居职[1],民不得其所者多矣。故一邑有循吏[2],则一邑受泽;一郡有循吏,则一郡受泽。其功德比于君相,似小而更密,似赊而更急也[3]。大略教化为上[4],宽仁次之。严于驭役,而宽于驭民,亟于扬善[5],而勇于去奸,庶得蒙至治之泽云[6]。
按汉宣帝曰:“百姓所以安其田里,而无叹息愁恨之心者,政平讼理也。与我共此者,其惟良二千石乎?[7]”此言诚知治民之本。故一时循吏,前后相望,光曜史册。龚遂归美于君,非虚誉也。治民以教化为上,但不限于学术。文翁兴学是教,任延立嫁娶礼法亦教,黄霸、龚遂劝农桑、殖财用亦教,朱邑敬耆老恤孤寡,莫非是教。而延寿于吏民有过,皆引为己咎,真怀“万方有罪,罪在朕躬”之心。遇事罪己,实教化之最上者。《老子》云:“圣人无恒心,以百姓之心为心。善者吾善之,不善者吾亦善之。信者吾信之,不信者吾亦信之。”佛经所谓一切众生无不是佛,如是则谁不知感者?《大学》云:“上老老而民兴孝[8],上长长而民兴弟[9],上恤孤而民不倍[10]”,为上者遇事罪己,则百姓皆能罪己,而天下无为而治矣。孟子曰:“德之流行,速于置邮而传命[11]。”孔子曰:“道之以德[12],齐之以礼[13],有耻且格[14]。”此皆正本清源之道,亦心理感应之几[15]。愿有心斯民者,取法乎上也。
【注释】
[1]贪残:贪婪凶残的人。
[2]循吏:守法循理的官吏。
[3]赊:遥远。
[4]大略:大要。
[5]扬善:宣扬好人好事。
[6]蒙:蒙受。至治:安定昌盛、教化大行的局面。
[7]二千石:指郡守。汉制,郡守之秩为二千石。
[8]老老:第一个老,敬爱,敬重;后一个老,指老年之人。
[9]长长:第一个长,尊重;后一个老,指年长的人。弟:通“悌”。
[10]倍:通“背”,背弃,背叛。
[11]置邮: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。
[12]道:引导。
[13]齐:约束。
[14]格:规范。
[15]几:微妙效用。
【译文】
颜光衷说:最接近基层的人,其实只是太守、县令这类官。就算皇帝十分英明,可他毕竟高高在上,因而只要有个别贪婪无能的人担任基层官员,那么很多老百姓就难以安居乐业了。所以一个小地方如果由清官好官治理,那么整个地方的百姓都能得到好处;一个大地方如果也由清官好官治理,那么这一大片地区的人民也能享受恩惠。地方上的清官的功德和皇帝及朝廷要员相比,看似微不足道却更加脚踏实地,看似远离朝堂却更加贴近民生。总而言之,统治人民最重要的,是进行正确的教化引导,其次则是宽厚仁慈。严格约束官吏,宽容对待百姓,雷厉风行地弘扬好人好事,坚决果敢地处理坏人坏事,基本上就能收获和谐统治所带来的好处了。
汉宣帝说:“要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,而没有心怀抱怨、哀声叹气,在于行政、刑罚的公正与及时。能与我一起让百姓安居乐业的,只有那些贤良的郡守啊。”这话真是说到了治国安民的点子上。所以那个时候的清官好官,层出不穷,给史册增光添彩。龚遂将成绩归功于皇帝,还真不是拍马屁。管理人民首先在于教化引导,但具体措施却不单纯局限在学术领域。文翁兴办学堂、倡导读书固然是教化,任延制定有关婚丧嫁娶的礼节法规,也是教化,黄霸、龚遂鼓励百姓务农、大力促进生产,同样是教化;朱邑关怀孤寡老弱,当然也是教化。而韩延寿手下的官吏和百姓犯下过错,他都认为原因出在自己身上,这种别人有错,都怪自己没有做好,凡事首先反省自己的胸怀,实在是教化的最高层次。老子说:“圣人从不固执己见,他总是站在百姓的角度将心比心。圣人不仅善待好人,还善待不好的人;不仅相信讲诚信的人,也真诚倾听虚伪之人的说辞。”佛经说一切生灵都具备成佛的潜质,听到这话谁能不被感动?《大学》说:“统治者善待老人,则百姓也会懂得孝顺;统治者尊重长辈,百姓在年长者面前也会礼貌谦恭;统治者关怀孤寡老弱,百姓自然也不会遗弃他们。”统治者遇事总是首先反思自己,百姓自然也都能学会反省。那么即使无所作为,国家也能长治久安。孟子说:“美德的传播,比驿站传递信息还要神速。”孔子说:“以道德来引导,用礼法来约束,百姓才能知道廉耻从而走上正道。”这些都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,也是心理感应的微妙效用。希望关怀人民的统治者,能够吸取运用其中的精华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分享朋友圈,法布施功德无量!
南无阿弥陀佛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 佛法讲堂 ):【中国历史感应故事(白话)】龚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