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国历史感应故事(白话)】阎皇后、阎显

阎皇后阎显

【原文】

阎皇后兄弟显、景[1],并为卿[2],校典禁兵[3]。后谮皇太子[4],废为济阴王[5]。安帝崩[6],少帝立,阎太后临朝[7]。显忌大将军耿宝位尊权重,风有司奏与樊丰、谢恽、周广等阿党[8],互作威福,丰、恽、广皆下狱死,家属徙比景(县名,属日南郡)[9],贬宝,遣就国[10],宝自杀,于是景兄弟威福自由。少帝薨,中黄门孙程等迎济阴王为帝[11],显、景、晏及其党皆伏诛[12],迁太后于离宫[13],家属徙比景。(《显皇后纪》)

【注释】

[1]阎皇后:汉安帝皇后。河南荥阳(今属河南)人。

[2]卿:古代高级官名,三公九卿。

[3]校典:训练。禁兵:保护皇帝的亲兵。

[4]谮:诬陷。

[5]济阴:在今山西荣河县境。

[5]崩:皇帝死去。汉安帝:刘祜(94—125),东汉第六位皇帝。106—125年在位。

[6]临朝:指皇室女性亲临朝廷处理政事。

[7]阿党:结党营私。

[8]阿党:攀附结党。

[9]徙:流放。

[10]就国:回到自己的封国。

[11]中黄门:汉代的宦官官名。

[12]伏诛:指坏人被法律惩罚而受到死刑。

[13]离宫:正宫之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。也供被废黜的皇帝及皇室成员接受监视居住。

【译文】

阎皇后的兄弟阎显、阎景都在朝廷做九卿之官,掌管宫廷里的禁卫军。阎皇后向皇帝进谗言陷害皇太子,皇太子被废为济阴王。安帝驾崩,立少帝为皇帝,因年纪小,由阎太后临朝听政。阎显嫉妒大将军耿宝地位尊贵,于是便暗示有关主管官员上奏皇帝,说耿宝与樊丰、谢恽、周广等人结党营私、作威作福,使得樊丰、谢恽、周广等人都判下狱而死,家属被放逐到日南郡的比景县,耿宝被贬,遣送回自己的封国,途中自杀身亡。于是阎显与阎景两兄弟作威作福,更加无所忌惮。少帝驾崩,中黄门孙程等人迎立济阴王为皇帝,阎显、阎景、阎兄弟以及其党羽都服罪被杀,阎太后被迁到离宫,家属都被放逐到日南郡的比景县。

 

【评语】

妇人用事[1],欲富贵其兄弟,亦人之恒情,不知为政当举贤才[2],非贤才而使为政,即子产所谓未能操刀而使之割,实伤之也,况诬废太子以求专政耶?卒至自身幽禁[3]、兄弟坐诛,何若邓后善自谦抑,己与家庭身名俱泰也?然樊丰、耿宝,诬陷杨震致死,其受显等之报,亦正天道好还也。

按:邓太后即阎后从姑[4],安帝立阎后时,邓太后尚亲政[5],和帝欲官邓氏,后辄哀请谦让[6],故兄骘终帝世不过中郎将[7],及临朝,诏检勅邓氏宾客亲属[8],犯罪无所假贷[9]。安帝即位[10],封邓骘及弟悝、宏、阊皆为列侯[11],辞不受,人皆嘉其有让[12],此由邓禹有义方之训[13],故后人得保其令誉[14],是故爱子孙者,宜有家教,而择配偶者,必当尚德也[15]

【注释】

[1]用事:掌权,这里指执掌国家大权。

[2]举:推荐。

[3]卒:最终,到后来。

[4]从姑:堂姑母。

[5]亲政:亲理朝政。

[6]辄:就,于是。

[7]中郎将:汉代武官名。是汉代和平时期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。

[8]勅:同

[9]假贷:宽囿,饶恕。

[10]即位:登上皇位。

[11]列侯:爵位名。也泛指诸侯。此处指爵位。

[12]嘉:夸奖。

[13]义方:指行事应遵守的规矩法度。

[14]令誉:好名声。令,美好。

[15]尚:崇尚。

 

【译文】

女人掌权,希望兄弟家人富贵发达,这本是人之常情。但如果不懂得贤能,而让无德无才的庸人操持政务,结果就会像郑国子产所说的那样,如同让不会拿刀的人去砍,结果肯定会伤到他自己。何况是诬陷并废黜太子,从而让自己人把持朝政这样的大事呢?阎皇后倒行逆施,结果被软禁起来,失去人身自由,连累兄弟也被杀掉,哪里比得上邓太后谦逊低调,从而为自己和家人长保平安,还落下好名声呢?樊丰、耿宝,将杨震诬陷致死,自己却也遭到同样报应,被阎显诬陷而死,可见上天是公平的。

邓太后是阎皇后的堂姑母,汉安帝立阎氏为皇后的时候,她仍然有权过问朝政。当初汉和帝想给邓家人封官,却被邓太后诚惶诚恐地予以推辞。所以她哥哥邓骘,到汉和帝死时,官位也只是个中郎将。等到邓太后主持朝政,下令检查邓家的亲戚朋友及佣工奴仆的行为,凡有犯罪行为的一既不予放过。汉安帝登上皇位后,又封邓骘和他的弟弟邓悝、邓宏、邓阊等人为列侯,他们都推辞不受,世人无不称赞他们谦逊低调。这一切,都源于邓禹关于为人处事的良好家训,从而让后代得以保持良好的声誉。所以疼爱子孙,就应该对他们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;选择配偶,则应该首先关注对方的人品道德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分享朋友圈,法布施功德无量!
南无阿弥陀佛


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 佛法讲堂 ):【中国历史感应故事(白话)】阎皇后、阎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