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你真诚吗?说任何话,做任何事情以前,看看你能否做到心口一致,否则一切的言语行为都是谄曲心、虚伪心在作怪。
2、你善良吗?在起心动念,说话做事的时候,看看是不是都是自私自利,有没有真正的为别人着想,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不是会伤害到众生,而不是一味的我行我素,自以为是。
3、你平等吗?有的人看到一个虫蚁,一个小动物都会发起慈悲心,知道他是未来佛。但是看到一个贫贱的人和一个富贵的人的时候,心里却是轻慢和攀援,完全两种不同的心态,那是为什么呢?这都是我执在作怪,名利心在作怪。
4、你慈悲吗?有的人口上总是说,我是佛弟子,还经常劝导别人要不杀生,不吃肉。但是自己却从来什么也不忌讳,认为这是圆融,认为佛陀开许我们吃三净肉。其实并不是这样的,三净肉是为了能够完全斋戒而设的一个善巧方便,若是你真正有慈悲心,知道这一切都是你的亲生父母,你还能忍心吃得下去吗?佛入灭后,在楞伽经、涅槃经里也是谆谆劝导一切佛子不应该吃肉的。
5、你快乐吗?有的人刚学佛的时候充满信心,但是时间久了反而越加烦恼,这是为什么呢?很简单,就是他总是执着一切好坏善恶,别人做的顺眼的,他就欢喜,做的不顺眼他就要生烦恼。自己从来不去检点自己,总是喜欢看别人的好坏,修行也是总去修理别人,不去修理自己。那么即使他学的再多,懂得再多,那是一点用也没有的,那不过是一些佛学知识罢了!我们修行人,应该是学佛,学佛的身口意,去包容一切善的、恶的。我跟他有缘,我有能力劝导他,那我们就应该柔和善顺的告诉他,让他明白。若是没有缘分,或者自己没有智慧,他根本就不信服我们,那么就应该好好的反省自己,多与人结善缘、多忏悔、学习经教,长养福德智慧。而不是盲目的去呵斥别人,引起争论,那样即使你讲的再对,也失去了学佛的意义。佛法是无诤法,有时候,默然一笑,比讲再多都有智慧。
6、你充实吗?有的人耐不住寂寞,总是喜欢到人多的地方,聚在一起就是谈论人我好坏,是非不断。总以为自己是做的最好的,别人都有毛病,或者就是喜欢议论别人,这点不如法,那点不到位,其实这都是自己内心不充实的表现。他不管别人爱听不爱听,就是只知道倾诉自己苦恼。倾诉完了,自己还是周而复始,很少时间静下心来反思自己。或者读读书、念念佛,反而却是把自己辛辛苦苦修行来的一点点功德福报都损掉了。我们修行人,应该善护口业,学会去赞叹别人、学会聆听、学会安静、多思维修。这样我们才能慢慢的与佛法相应,内心也会充实起来,而不是只去宣讲给别人,而自己不去受用。
7、你健康吗?阿难问佛,我们的病应该如何得到治疗,世尊说:“有十二种药可令我们的病痊愈,第一、慈悲喜舍是药;第二、谦让作小是药;第三、赞叹大乘是药;第四、有恶能改是药;第五、有过能悔是药;第六、毁骂不动是药;第七、敬上念下是药;第八、爱念他人是药;第九、敬老怜贫是药;第十、低声软语是药;十一、具足正见是药;十二、誓度众生是药”。
请问,这些药你都服用了吗?
——《佛教启蒙钞》
2012庚寅年八月
淘宝网店:净念堂,免费结缘《佛教启蒙钞》,或长按以下网址:http://item.taobao.com/item.htm?id=520428128794,复制到浏览器,直接进入结缘网址。
始发于微信公众号: 明静讲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