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信参访记——初学佛浅谈(二十一/十八)

师父:那基本上已经成型了。基本上他的思想概念已经成熟了。但是,还是要给他一个好的影响,并不是完全没有希望的。为什么?我的这个人生观也是从二十二三岁才开始改变的。那时候对我来说已经很成熟了,但是,我还是改变了。所以只是他没有碰到一个更坚定的、更有说服力的人。往往一开始父母的形象,假使自己没有树立好的话,那你便不是孩子心目中的榜样,那你也根本改变不了孩子,因为他讨厌你,他不喜欢跟你交流,即使你好心跟他讲道理,他也觉着你是一个爱发牢骚的人、爱瞎叨叨的人。往往小孩子崇拜谁,他就会向他去学习,模仿他的样子去做。这就是要看这个父母对孩子有没有影响力了,若是没有影响力的话,那你就不要妄想自己去改变他,而是想想找别的做得好的人去改变他,或者给他创造一个被改变的环境。那这个讲起来就长了,以后想改变孩子,教育孩子的话,那还是得要好好学习,从基础学起,从婴儿教育看起,看看自己到底犯了哪些错误,有哪些漏洞。然后自己彻底改变恶习,改变心态,学会跟孩子交朋友,尊重孩子,慢慢的有可能还会影响到孩子。只要作为父母的有信心,那就没有改变不了的人。正像是佛门讲的那样,无不可度化之人哪!只有你有没有想度化他的心,你只要想度他,想改变他的话还是很有希望的。既然父母和孩子走到一起了,那就是因缘,只要自己做到足够好,方法用的恰当,时间一点点来,那就有希望。只有父母自己不会做人了,或者没有做好,或者是不懂得教育孩子了,所以他才做不好。

居士:我儿子自制力不强,然后做事情没有长性。有时候我跟他说,他也知道,知道自己怎么样,但是要做起来,他就没有这个自制力,没有这个毅力了。

师父:其实这也不是年龄大小的问题。一是他宿世的一个习性,二是在他小时候,你就没有注意他这个缺点。就像是现在很多孩子,一点的不如意,就怨天尤人,凡事都怪父母。比如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,一个小孩摔到了,一些父母或者是看护他的姥姥、姥爷、爷爷、奶奶的居然这样说:“这个地板真不好,这个地板真坏,摔到我的宝宝了。咱打它!”你看看,从小就教他怨天尤人,这给这个孩子树立了一个什么概念?把他当做小皇帝,小祖宗,这样以后不论做错了什么事,他都会认为,哪儿有我做错了,都是你们做错了,这种教育是坚决不可取的,不能认为他小可以顺着他。不论他懂事不懂事,从幼儿时就要告诉他,凡事都是自己的毛病,都要从自身找缺点。若是他摔倒了,就问他,“谁让你摔倒的?我从这里过怎么没摔倒,你怎么摔倒了?说明你没有好好走路。以后要注意,慢慢的走,扎扎实实的走路。”就这样教育他,做错了就是自己没做好,这样等他以后到了社会上,不论做了任何错事,都会说,妈妈我错了,社会我错了,什么事他都从自身找原因。

(未完待续)

——《佛教启蒙钞》

2013癸巳年冬

善信参访记——初学佛浅谈(二十一/十八)
淘宝网店:净念堂,免费结缘《佛教启蒙钞》,或长按以下网址:http://item.taobao.com/item.htm?id=520428128794,复制到浏览器,直接进入结缘网址。


始发于微信公众号: 明静讲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