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信参访记——初学佛浅谈(二十一/十九)

居士:我儿子就是不会向自己身上找。

师父:那你能怪他吗?你从他小时候就没有给他这种良好的教育。是疏忽了吧?孩子的一些习惯,都是父母给他潜移默化的影响,或者是置之不理造成的。

另一个居士:(前面听不清)若是盲目去做,自己只会累死。

师父:你只要想真正的学习佛法,真正的想改变生活的话,那以后我就告诉你,先看哪一本书,再看哪一本书,慢慢学习,这本书叫你看三遍,你就看三遍,叫你做多少你就做多少,这样的话,你的生活就会有方向。有一些跟我学习佛法的人,完全依止师父,他自己就不会生起情见来,大概有十几个人,我让他去怎么行持,他就怎么行持,让他去学什么他就会去学什么。这样就不会有差错,虽然我并不是什么圣者菩萨,但是我系统的学习了这些道理。我告诉了他们,只要照着去做,就一定能够有所成就。这样才是很有福报,我以前走的那些弯路,他们也绝对不会再走了。因为我碰壁也很多,后来我找到经验后,就再告诉他们。还有就是我从祖师大德们,还有一些成功人士那里借鉴一些经验过来,分享给他们,这样一直在经验和真理的铺垫下,照直走就行了。我把这些很好的修行经验摆到你面前,还有别人失败的经历,你明白了这些道理,你就能觉悟了。所以说能有人引导的话,这才是最有福报的。

  我之所以这样去做,是因为我也有这样的一个福报,就是在我初学佛的时候,就没有走弯路,一下子遇到了善知识,我的善知识从来不讲这些偏小的东西,直接就告诉你无上佛乘。这就给自己一种很大的影响,自己就找准了方向,因为一开始善知识给你的方向就是正确的,你不要管师父做不做,他做得好不好,起码你自己要有抉择能力,他给我们的这个东西是好的,那我们就照着去做就行,他这个恩德是无以伦比的。我都是这么认为的,就是师父骂我也好,打我也罢,甚至要杀我、害我,到处损毁我,我也不会动摇对师父的这种信心,不会动摇对师父的这种感恩之情。你想想,如果我的徒弟看到了,那不就是教给了他怎么为人子弟了吗?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徒弟,没有出家的徒弟,那以后若是有有缘的弟子,他们也能感受到这种精神,这样佛法就能传承下去,人人都有感恩之心。

  你教育孩子也应该是这样的呀!以身作则,想想怎么去孝敬自己的父母。以前有一个居士,他的行为,很让我感动,一次住到他家里去,那时我还没有出家,我跟那个居士是好朋友,在他家里住着玩。有一次他儿子跟他奶奶闹矛盾,他儿子是一个很好的孩子,学习也好,长得也帅气,又很听话。然后呢,因为一点事情就跟他奶奶发生了口角,于是就吵了那么两句。而他说了一番话,让我很震惊,虽然说的是很粗狂、很野蛮的,但是可以看出他的那种精神,现在的父母是少有了。他跟他儿子说,“某某某啊,你记住啊,这是我妈,妈我只有一个,儿子打死了可以再生,你要再跟我妈吵架,我弄死你”。我们乍一听这话,感觉会很不中听,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精神,就是他父亲孝敬他妈妈的这份孝心真是很强大,当时我就深深地震撼到。一开始我认为,他这人又小气,又牢骚的,难怪事业这么不顺利。但我说他这个小气并不是对朋友的小气,而是对家人的这种放不开,他有时候会因为爱人接一个电话声音大点了,就过来骂她一顿,或是他儿子一道题做错了,就不停地发牢骚,生嗔心。而当这件事发生后,我就感觉这个人单凭他对母亲的这个大孝,日后也能出人头地。后来我感觉他还真是挺成功的,挺好。这就是孝顺的力量。他儿子呢,从小就潜移默化,我老爸是这样做的,反而不但不会恨他老爸,他也会感觉老爹只有一个,我得好好孝敬他。这样万一他以后遇到这种情况,他也有可能这样对待他儿子,这就是传承。

(未完待续)

——《佛教启蒙钞》

2013癸巳年冬

善信参访记——初学佛浅谈(二十一/十九)
淘宝网店:净念堂,免费结缘《佛教启蒙钞》,或长按以下网址:http://item.taobao.com/item.htm?id=520428128794,复制到浏览器,直接进入结缘网址。


始发于微信公众号: 明静讲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