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信参访记——初学佛浅谈(二十一/二十)

居士:这点我特别想改变。我儿子小的时候,他爸爸对他奶奶说话就没有尊重,就很随便的,他奶奶也是不管他的,我妈他们对我是很宠的。然后我嫁到他家之后呢,他们家的生活习惯完全不一样,完全是两回事,然后我对他奶奶心生不好。现在认识到,以前没有这种意识,包括我跟我妈有时候说话啦,特别是我在家庭变故的时候,跟我妈闹矛盾。后来我儿子很大的时候,跟我说了一句话,“妈妈你对外婆的态度不是也很差嘛!”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,然后我就意识到,自己不应该这样,所以有时候克制住,在他面前我就再也不跟我妈说很重的话了。然后,包括他奶奶,尽管我现在是跟他爸分开来的,我对他奶奶也是尊重的。我跟儿子说:“她是你长辈,无论奶奶做得怎么样,她总是你奶奶。”我说他了,但是他以前这种自我的东西,还是存在的。

师父:就是啊,你看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多么大。你看我出家了以后,上面还有个哥哥。我有时候给我哥哥打电话,每次都是从我哥哥这里询问我父母的情况。我完全是可以直接问我父母的,但是我一直不断地向我哥哥询问,“父母过得怎么样?妈妈过得好不好?老爸身体怎么样?我说你要多回去啊!”其实我也是想告诉我哥,我走得太远,希望他能对父母多关爱,多照顾一点。昨天晚上我还跟王居士聊起在家时的一些事情。虽然我不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,但是我感觉我对父母还是很有感情的。我哥买房子的时候,那时我还没有出家,他买房子缺钱,记得当时不知道是我热血沸腾啊,还是怎么的,我就跟他说,“哥,我什么都不要,家里的所有这些钱啊,家里所有的房子啊,你可以全部拿去,但是你得答应我,你一定要把父母留给我,这是我人生最大的财富啊!”那是我内心的一种真实写照。当时我就觉得自己,这儿子做得还是很正确的。

  后来,我出了家以后啊,一直感觉,你再怎么对父母尽孝,用世间的尽孝来说还是做得不够的。但是既然出了家了,就不能像世俗一样,天天承欢膝下,去为父母做这个、做那个,因为那还是一种贪爱。我认为真正的孝顺,就是自己去做好一个僧人,去改变身边所有的人,去学习佛法,弘扬佛法,让每个人都得到安宁,让每个人都懂得孝顺父母,那就是尽孝了。正如释迦佛告诉我们,“一切男人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”,我把对父母的这种感情,扩展到每一个众生身上,我认为这就是报恩,这就是感恩。

  当时给我哥打电话,我也是希望他能够做好,做好了以后,再来影响我侄儿。他也刚有小孩子啊!其实我也想告诉他,你现在对父母所做的这一切,就是你儿子以后对你的态度。你如果每天都能对父母嘘寒问暖,每天做的事很多,你儿子都会看到的。你对父母不管不顾,你只对他好,作为我侄儿,他有可能也会感觉到对我付出的,比对你妈付出的要多很多,这个时候他也会这样对待下一代的。所以说,他对我父母的关切程度和平常的嘘寒问暖,会直接影响他儿子。而我是希望,在他真正关心父母的情况下,做好自己来影响下一代。这也是我尽孝的一种方式,就是让自己的小侄儿以后也能做得更好,来兴旺这个家族。因为我已经是跳出来的人了,从这个家族跳出来的。我认为我的家族就是整个法界的众生,而让他们这个家族的优良的传统传下去,这也是对我父母的另一种致孝和感恩,因为他们也是芸芸法界众生里的,跟我最有缘的,而且是能够教诲的,所以只要拿着一个平等的心来看待,就无所谓亲疏之分了,只要有缘,能够教化,那就去做。

(未完待续)

——《佛教启蒙钞》

2013癸巳年冬

善信参访记——初学佛浅谈(二十一/二十)
淘宝网店:净念堂,免费结缘《佛教启蒙钞》,或长按以下网址:http://item.taobao.com/item.htm?id=520428128794,复制到浏览器,直接进入结缘网址。


始发于微信公众号: 明静讲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