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是无信仰的佛教学术外道,以各种大学的哲学为体系,只把佛教的理论当做世间概念性的哲学。
特点是:对历代祖师直呼其名,对其经典论著的反复考证,否定大乘和诸佛菩萨不思议神通道力的化现。对佛经教义自我思量,没有师承,其论述皆是建立在讲究活跃创新的学术论证里面。而佛教讲的是超情离见,是完全继承式的,因为佛陀是真正彻悟究竟而又圆满无碍的。就像佛说一切有为的事物都会生住异灭;一切有情的生命都是生老病死;一切众生的佛性是真实常住的真理一样,是不能被创新的。
其代表有:一类像支那学院,欧阳竟无等留学日本的佛教学术化白衣外道,否定大乘起信论和楞严经的魔子魔孙。
二是有信仰的学术化外道。此类人是一开始没有明师的引导,而盲目的学习研究了一些所谓的佛学专家和白衣的学术论著,而误以为佛法就是这样的,传承就是这样的,这一类人是最可怜的。
特点是:对三宝、祖师非常恭敬,相信人人都能成佛,但是思想完全学术化,没有遇到真正的善知识,在没有根本正见和坚固正见的基础下,就去学了这些论述著作,从而把自己的正知见扼杀在了摇篮里。
其代表:诸大学宗教系皈依三宝的学者,佛学院初出家的沙弥或者皈依三宝的居士,没有师承的学法而直接学习继承了佛教学术化外道理论的广大信士。
(注:此处所指外道者,乃心外求法之意,非是邪法也。因其未把佛陀所讲之教言,作为自己修身、立业、了生脱死的行为准则,未能依闻思修入三摩地,不能汇归心性,起大妙用,只作为理论研究,故名外道也。)
——《佛教启蒙钞》
始发于微信公众号: 明静讲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