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兰芳父亲布施贫穷得大善报

◎梅兰芳父亲布施贫穷得大善报

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父亲梅君,少年时学拉胡琴,学成后,常在清末皇宫演出,几年后,储蓄了银钱五千余两。梅君的家中老人,催他回乡完婚。

一天,他乘马车返乡,行至京南(今北京的南郊),见有很多席棚,一座一座,住的都是难民。因为饥荒之年,饥民成群奔来京南,那饿极的惨状,令人一见生怜。

梅君见后,大起恻隐之心。心想,我有五千银,如施舍去三千两,剩下二千两,也足够完婚。于是,梅君就拿出三千两,立即施济饥民。但因饥民太多,不够分配,三千银两用完,仍有很多饥民,苦苦哀求。梅君心中实觉不忍,又将二千银,如数取出,再予施救。就这样,把自己多年的血汗积蓄,一天内,完全舍尽。

梅君心中,虽然非常欣慰,但这次返家完婚,是没办法了。就拿定主意,等以后几年再完婚,于是返回了北京。

朋友同事问他:“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?”梅君将施钱救灾的事说了,很多人都笑他愚蠢。但是,梅君无悔,又工作了三年,才返回乡里完婚。

因为有这一件大阴功的事,所以梅君的妻子,适时生子,天赐佳儿,命名梅兰芳。后来,梅兰芳名震全球,富甲伶界,成为一代宗师!虽然不是高官贵禄,但是使得全家生活,安定富足,光宗耀祖,留名后世。

老天给梅君一家的善报厚福,确实也宏博呀!


◎窦燕山与窦氏五龙

窦禹钧,字燕山,蓟州渔阳县人,生于唐末,卒于后周,官至右谏议大夫,以词学名世,并以教子有方,名垂青史。《三字经》载“窦燕山,有益方,教五子,名俱扬。”

禹钧心地善良。仆人盗钱二百千,担心事发,具字将12岁的女儿卖给窦宅,以偿还所欠的钱,就离开了。禹钧见小女觉得很可怜,就收为养女,成年后,为她择配良婿并且给了二百千钱作为陪嫁。正月初一的晚上,禹钧游延庆寺,地上捡到银子200两、金子30两,他等候多时,却不见失主。第二天,他拿着捡到的金子、银子再次去延庆寺等候失主。

禹钧家业丰裕,经常救济穷人。资助棺椁埋葬者27户,资助陪嫁者28户,资助做买卖维持生活者数十家,经救济柴米而得活者不可数计。

禹钧有5个儿子,家教很严,建了40间书房,买书数千卷,聘请文行之士为老师教授。四面八方有志来学习的人,都可以自行来听讲。5个儿子聪颖早慧,文行并优,当时的人赞叹为“窦氏五龙”。

长子仪,字可象,五代后晋天福六年,举进士。后汉时,官至礼部员外郎。后周时,官至翰林学士、兵部侍郎。北宋时,任工部尚书兼判大理寺。北宋建隆三年奉命主撰《建隆重订刑统》(即《宋刑统》)三十卷、《建隆编敕》四卷。北宋乾德四年秋病逝,宋太祖赠仪右仆射。次子俨,字望之,后晋天福六年举进士,历仕后晋、后汉、后周各朝,屡任史官。后晋时,定朝会乐章、二舞及鼓吹十二案。后周初,修后晋高祖、少帝和后汉高祖《三朝实录》。后周显德四年,俨上疏陈“礼、乐、刑、政、劝农、经武”治国六纲之言,周世宗纳之。北宋建隆元年,任礼部侍郎,奉旨撰定祠祀乐章、宗庙谥号。俨一生著有《周正乐》一二O卷,文集七O卷。三子侃,文行并优,后晋天福六年举进士,在后周官至起居郎。四子称,字曰章,为人刚直不阿。后汉乾祜二年举进士。宋太平兴国五年,拜为比部郎中,力主“休兵牧马,以徐图之”,阻拦宋太祖北征,被采纳,授予枢密直学士。后充职左谏议大夫,任参知政事。太平兴国七年秋卒。宋太宗亲临吊唁,赠工部尚书。五子僖,在北宋任左补阕,为官清廉,名扬城内。

——《因果事例明镜集》

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,随喜转载,普利群蒙。

梅兰芳父亲布施贫穷得大善报
淘宝网店:净念堂,免费结缘《佛教启蒙钞》、《因果事例明镜集》,或长按以下网址:http://item.taobao.com/item.htm?id=520428128794,复制到浏览器,直接进入结缘网址。

始发于微信公众号: 明静讲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