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仲达

◎卫仲达

古时有位叫卫仲达的人,供职朝廷为官,有一次精神解离,被摄入阴间,阎王命人呈现善恶记录簿给仲达看,他发现恶录簿摊满庭院,而善录簿却只有几张而已。阎王命人取秤来称,大叠之恶录簿,却比只有几张的善录簿轻。

仲达好奇地问:“我才二十多岁,哪来如此多的恶录?”

阎王答:“思念不正就已犯罪,不一定做了才算。”

又问:“善录何以会比恶录重呢?”

阎王答:“朝廷常兴大工,修三山石桥时,你上书的奏章稿文。”

仲达说:“我虽上书,朝廷并未采纳,何以有此份量?”

阎王说:“朝廷虽未采纳,但你一念之善,普达万民之身,若被采纳,则善力更大。”

【按】由此可知,志在天下,善达万民,则善虽小而功德大。若志在一身,善及一人,虽多也小。


◎员外供庙

唐朝的时候,一个老和尚在山上面打坐,下面一个员外听他们家里打柴的人说:“员外爷,我们家山上有个老和尚在打坐,要不要把他赶走啊?怎么到我们家领地里去打坐了?”员外爷想想,“这个好啊!有师父到我们家来修行,这个怎么可以赶,不能赶哦!不但不能赶,你带我上去。”

老员外走不动,叫手下抬轿子抬到山顶,看到说:“这位师父啊,谢谢你哦,到我家来修。不过您辛苦了,这边房子也没有,我给你修两间房,好不好?你能接受我供养吗?”这个老和尚觉得不错,觉得这个员外还是挺有善根的,就答应下来。这个老员外就修了一座小庙,让老师父就在那里修行。从此之后他家里就有了个寺院,在他的领地范围里面。

这个老员外去世了之后,子子孙孙都很发达。从唐朝起,考中状元的好几个,都做一品官、二品官、三品官的。那个村庄后来名字叫集贤村,做大官的有很多。

供养给师父一座庙,这个果报多大!功德多大啊!

——《因果事例明镜集》

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,随喜转载,普利群蒙。

卫仲达
淘宝网店:净念堂,免费结缘《佛教启蒙钞》、《因果事例明镜集》,或长按以下网址:http://item.taobao.com/item.htm?id=520428128794,复制到浏览器,直接进入结缘网址。


始发于微信公众号: 明静讲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