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四条:入佛寺不可大声说话
很多人一到佛寺内,就好像进入公共场所游乐区一样,就大声谈天说地,走路搭肩勾背,随便摄影佛像,带荤肉食物吃食,将佛寺当作一般神庙或游乐场,一点恭敬肃静心都没有,如此扰乱出家人清净修行之地,当犯罪的。
持戒精严,自可证得佛性
华严经云:“戒为无上菩提本”,持戒清静自可修得菩提,而研究佛戒,乃在戒己之心身六根而不犯,而非拿戒律之尺寸时时去量他人,去诽谤他人之言行,则己已犯戒,何德服人矣!
而研究佛戒后,更不得因戒律繁严,而致不敢亲一技之长佛法,因噎废食终不能修道,佛戒乃直指人之不良习性,得令众生循规蹈矩,修法无碍与国家法律,得令人民知法不犯,社稷自可安居无事,国家得能康强富乐,是理相通。]
第十五条:入佛寺应念“阿弥陀佛”向师父问讯
凡入佛寺,遇师父应问讯答:“阿弥陀佛”,不可直称师父法名,凡答谢师父或向师父赔罪,皆说声“阿弥陀佛”,而不说“谢谢或对不起”的向师父告别,应说“弟子向师父告假,阿弥陀佛”,不可说再见啦!或Good bye,サヨナテ!
第十六条:皈依弟子入佛寺应向师父顶礼
于行路中,与师父相遇,应停足向师父问讯后离去,不得闪避而过,我就曾遇见这种情景,真不知恭敬三宝。有一点需知的,凡受过五戒,菩萨戒之弟子,遇到出家师父,定要跪拜顶礼师父三拜,若不拜就犯戒。关于这点,我曾遇到几位受过戒之在家居士,遇到师父不知跪拜顶礼,颇有我慢之态,而向三宝顶礼,乃在消除我慢、我执、我相之心,而能养成谦虚恭敬之性,亦可消除业障。
第十七条:入师父房间之礼节
入师父房间,应扣门三声:若不应声,则表师父在内有事或休息,不得强入,可即离去。
第十八条:对师父顶礼应知
凡师父在刷牙、洗脸、理发、睡眠、吃饭、打电话、写字皆不应作礼,在马路上亦不宜作礼,问讯即可,很多弟子为表示非常敬师父而不分时、地的随便作礼,亦不甚雅观,有碍师父威仪!
第十九条:奉师父饮食之礼
奉饮食于师,应两手高捧奉食,食物要洗净,若吃过剩食物不可让师父食用之,是为不净罪。
第二十条:与师父谈话之礼
与师父谈话,不得面对师父,应侧立或侧坐,亦不得于高处立,或太远立,对师父谈话应清晰小声、和颜悦色,师父讲话中不得插嘴。
第二十一条:师父用物,不得用
师父之座位、床,及师父之衣、物,不得坐用。
第二十二条:随待师父之礼
师若坐,应当在旁站立,若不命坐,不可坐。站立时,不得靠壁斜立,对师父不敬。
第二十三条:对师父的尊称
若有人问汝师之法号,应当说上某下某,不可直称师父名字,会被人取笑你不知礼节。
第二十四条:入佛寺用餐之礼节
我们入佛寺内之食堂,或休息室内,不得争座位,亦不得高声呼叫,这种情景,每逢寺庙佛菩萨圣诞日,举行法会时很严重,亦可看出国人不守公德心的一面,因法会人很多,寺庙一天要办好几百桌筵席,吃饭时间一到,打板开饭,大众就抢坐位,好像怕坐不到位子,吃不到饭,看了令人感叹无奈。
我常看到这种场面,好像永远改不了这种习气似的,在寺庙用餐,若争先恐后,不守规矩,真有辱佛门清静,那种紊乱、抢吃争食之情景,我实不敢看,故我最不喜在法会时,到寺庙用餐,风景伤情,奉劝诸位有修的佛教居士,到寺庙用餐要有威仪及守戒规,才不辱佛门清规。
受戒再犯戒,罪加一等
我接触过甚多受过五戒、菩萨戒的弟子,及一般的皈依弟子常感到万般的无奈与哀叹,觉得他们在受戒前与受戒后,根本无任何改变,犯戒如吃家常便饭,甚而觉得没什么关系,视戒如草芥。有的皈依弟子戒规,当师父教正他时,却反认为师父小题大做,没那么严重,实令出家人打骂不得,只好作罢闭口不言,大叹众生难度。
殊不知知戒犯戒又破戒者,罪加一等,加速堕入三恶道,不得不慎!常犯戒者就如同一水桶,虽装满水,但桶底有很多小洞洞,终有漏尽的一天,故功德再大的人,犯戒就如有破洞的水桶一样,终不得圆满,无法修成正果,以及开悟了脱生死的,必然再堕轮回受苦不尽矣!
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,随喜转载,普利群蒙。
始发于微信公众号: 明静讲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