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注:《辅行》谓是齐高祖。今详高欢相东魏,封齐王。至子洋,方受魏禅,是为文宣。追谥欢为高祖,据此时尚称东魏。文师道化,行于北齐受禅之后,故云高齐。此以姓冠国,如萧梁、元魏也。)
讲 这段小注较长,主要是在纠正《辅行》的错误。《辅行》里面曾说慧文大师位于“高齐之世”是指齐高祖高欢的时候,这是错误的。下面解释说:现在经过详细分析可以知道,高欢相东魏,“相”是指辅助、辅佐,高欢在东魏的时候是大权在握的宰相,曾经被封为齐王。一直到他的儿子高洋,才接受东魏的禅让,建立北齐,是为北齐的第一个皇帝文宣帝。禅让是一种比较好听的说法,原义是指天子让位于贤,比如尧禅舜,舜禅禹,是一种自觉的行为。后来就是指统治政权的转移,把帝位让给别人,很少很少有和平、自觉的,往往充满着血腥和奸诈。高洋建立北齐当了第一个皇帝以后,就追谥他的父亲高欢为齐高祖,据此就可以知道高欢在世的时候还是称为东魏。
慧文大师的道化,即以道法而化他,主要传布于北齐建国以后,所以称为高齐。因此所谓的“高齐之世”只能是指文宣帝高洋的时候,而不可能是高欢的时候,否则要称东魏之世,而不是高齐之世了。
最后几句话是说明之所以称为“高齐”的原因。因为国主姓高,所以以姓冠国,称为高齐。萧梁,是指南朝的梁朝,由于梁武帝的名字教萧衍,故称萧梁。元魏,是指北魏,由鲜卑族拓拔珪于386年所建立。到了493年,第七任皇帝拓拔宏把首都从平城(山西大同)迁到了洛阳,全盘接受汉族文化,取消鲜卑姓,拓拔宏自己改姓为元,所以统称北魏为元魏。
丙二、明所入深故无人可知
所入法门,非世可知。学者仰之,以为履地戴天,莫知高厚。
讲 在慧文大师以前,一般都是声闻的内观法,如二甘露门、四念处等。既使是在鸠摩罗什大师的时代,虽然他的翻译很好,但在禅法上却没有独立的证悟风格,这从他和佛驮跋陀罗之间的关系中就可见一般(佛驮跋陀罗也是修小乘禅观的)。因此,读经论的人多而实证大乘者少或没有。一直到了慧文大师,直接运用其所翻经典,远接龙树菩萨心脉,依文而开悟。也只有这样,才能证明经典不仅仅只是白纸黑字而已,而是可以由之证入实相的,也才能够令后人生信。
正因为慧文大师所入所证的法门迥异从前,又哪里是当时的人可以轻易测知的呢!因此求学的人非常仰慕,认为是“履地戴天,莫知高厚”。也就是说我们整天脚踩着地,头顶着天,却并不知道天有多高,地有多厚,这是极言慧文大师证境的深不可测。
丙三、明所传差异
师以心观口授南岳,岳盛宏南方。而师之门人在北者,皆无闻焉。
讲 慧文大师把一心三观的法门口授给天台宗三祖南岳慧思大师,慧思大师其本身就是北方人,一开始也主要是在北地弘化,后来不断南迁,最后止于陈境南岳衡山,大开法化。盛宏,是形容其弘法事业非常兴盛、兴隆。
不过慧文大师在北方的弟子却全都默默无闻了,其原因在下面的赞文当中会有解释。前面我们曾说慧文大师“聚徒千百,专业大乘”,可见他的徒弟还是很多的,但现在我们却只知道慧思大师一个人而已,这是非常可惜的。
(注:杂见《止观辅行》、《宗元录》、《九祖略传》。)
讲 这是标出写作此传时所依据的经典。杂见,犹言散见。在各经典当中讲到慧文大师传记时,详略不一。现在志磐大师撮其总要,编成此传,说明是言之有据的,非是任己胸臆。
《止观辅行》,即《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》,主要是在卷一当中有讲到台宗的传承关系,在赞文中还会予以引用。
《宗元录》,全称《天台宗元录》,是宋朝政和年间(1111~1117),吴兴释元颖所撰,纪述了天台宗授受的源流,并把从北齐到宋元佑年间的历代传承,系以图表,明其道统。到了宋庆元年间(1195~1200)吴克己(号铠庵)依之而撰《释门正统》一书,但还没来得及刊行就逝世了。嘉定年间(1208~1224)余姚释景迁(号镜庵)取以上二书重加诠次,增立新传六十余人,名《宗源录》。到嘉熙初(1237),钱塘良渚释宗鉴又依据上述诸书,重新予以整合,仍旧称为《释门正统》。这样百多年来,天台一宗史传的撰述,可说已粗具规模。
但本书作者志磬大师认为以上各书都还没有达到完整无缺的阶段,他曾指出说:“良渚之著《正统》,虽粗立体法,而义乖文秽;镜庵之撰《宗源》,但列文传,而辞陋事疏。至于遗逸而不收者,则举皆此失。”作者为了弥补这些缺点,使所述能更好的显出天台一宗的全貌,于是在《宗元录》、《释门正统》、《宗源录》等书的基础上,加以改编,并扩大范围,而编成《佛祖统纪》一书,我们现在所用的教材就是从《统纪》当中摘录出来的。可见志磐大师撰写《佛祖统纪》时所依据的最初原典就是《天台宗元录》,所以在此予以特别标明。
《九祖略传》,即士衡法师于南宋嘉定初(1208)所编的《天台九祖传》一卷,其中龙树传系根据《付法藏因缘传·龙树传》而来;慧文传依《摩诃止观》卷一上的文字敷衍成篇,甚为简略;其它则均依据《续高僧传》和《宋高僧传》加以删节或增补而成。因为本书成书于《佛祖统纪》之前,所以志磐大师也有参考。(甲一正传竟)
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,随喜转载,普利群蒙。
始发于微信公众号: 明静讲堂